出口致中國等新興國家碳排放增加
2014-1-22 11:44:00 來源:財新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財新網】(綜合媒體報道)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一份正在起草的報告中稱,在中國等新興國家日益陷入碳污染加劇的悲劇中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仍在加快將含污染的生產外包給國外企業。
英國《衛報》1月19日援引這份報告的草稿版報道稱,這些富有的發達國家在中國等新興國家制造智能手機、廉價服裝以及其他產品,而這些產品多在美國和歐洲被消費,導致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排量居高不下。《衛報》稱,這份報告的正式版將于2014年4月在德國發行。
自2000年以來,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世紀最后30年翻了一番多,達到近140億噸一年,其中每年20億噸的排放量是用來生產出口商品。
絕大部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燃煤導致。報告中稱,中國等新興國家使用燃煤發電,而這些電力被用于給歐美消費者生產出口商品。
根據該報告,對于出口量較小的發展中國家,碳排放的增量不明顯,基本與上世紀90年代持平。
報告中也談到發展中國家本身的碳排放。雖然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有錢人越來越多,在購車、使用燃油等消費上,會有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但是上述國家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低于歐美人均量。
世界資源研究所溫室氣體核算專家Cynthia Cummis表示,“如果只是通過一份國家列表來了解碳排放量,是看不到整體影響的。只有把歐美國家人口購買和銷售的產品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都算上,才可看到各國碳排放的真相。”
然而,對于一件商品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到底算作制造國還是使用國,如今仍無法定義。
“商品進口國應該對那些在國外生產產品的碳排放有一定責任。”Cynthia Cummis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