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日本超四成公路橋梁建設年份不明
2014-1-21 10:44:00 來源:RecordJa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實施的調查發現,日本全國約70萬座公路橋梁中,超過4成以上(約30萬座)的建設年份不明,這將給橋梁的具體維修加固工作帶來困難。
原標題:調查顯示日本超4成公路橋梁建設年份不明
日媒19日報道,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實施的調查發現,日本全國約70萬座公路橋梁中,超過4成以上(約30萬座)的建設年份不明,這將給橋梁的具體維修加固工作帶來困難。
調查顯示,建設年份不明的公路橋中,約8成由市區町村管理,由于小規模地區的管理負責人較少,橋梁的維護管理工作并不充分完善,有專家表示:“該狀態長時間持續下去,一旦發生大規模的自然災害,很可能給人員救助以及橋梁重建等造成困擾。”
據了解,公路橋作為公路的一部分,由各地道路管理機構管理。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2012年實施的調查,全國各地管理的長度超過2米的公路橋達到了69萬9426座,其中建設年份不明橋梁共計30萬690座,約占全體43%,具體來看,市區町村管理的47萬8077座橋梁中不明的共有25萬4301座,比例約為53%;由國家、都道府縣以及直轄市管理的22萬1349座橋梁中,不明的共有4萬6392座,約占21%,建設年份不明的原因主要為設計圖面或底冊等記錄遺失。
日本茨城縣土木研究所構造物修復研究中心指出,1964年發生的新瀉地震導致地基出現液狀化現象,許多橋梁因此受損,從1971年起,考慮到地基液狀化的影響,日本制定了橋梁耐震基準,之后數十年受多起大地震的影響,橋梁耐震基準也被不斷強化提升。
盡管橋梁采用了耐震構造建設,但是長時間不進行維護加固仍可能因地震等自然災害塌落,由于建設年份不明卻,就難以確定先從哪座橋開始實施維護加固作業。
另一方面,人手不足也是一個大問題。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以全國各地方實施的調查顯示,道路維持管理作業職員僅為1至5人的比例分別為町68.1%、村91.9%,另外,町、村技術職員為0的比例分別達到了23.3%和41.2%,總體來看,規模越小的地區,職員人均負擔越重,一些地區甚至使用非專業人員擔任工作。
關于最近的公路橋災害,2011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導致茨城縣鹿行大橋(全長約404米)中間段約58米塌落,一輛行駛于該橋的汽車也隨之跌落,導致該車內男性駕駛員遇難,該橋建設于1968年,屬于低耐震性構造,期間未進行了過詳細的維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