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世界經濟前景樂觀 亞洲仍為重要增長源

2014-1-16 12:18:00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3年,世界經濟走過了喜憂參半的一年。喜的是,發達經濟體終于迎來新一輪復蘇,重獲“經濟引擎”的殊榮;憂的是,新興市場普遍遭遇外資流出、市場動蕩、內外需求萎縮、增長走軟。世界經濟呈現不均衡增長。進入2014年,這種不均衡格局會否延續?存在哪些新的風險點?亞洲在新格局中扮演著何種角色,其中又孕育著怎樣的發展機遇?圍繞這些熱點,以“亞洲:帶動全球增長”為主題的第七屆亞洲金融論壇(AFF)日前在中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近六成的參與者認為,盡管復蘇之路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其中主要危機來自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但世界經濟前景依然樂觀。過半數與會者認為,在不利形勢下,亞洲新興經濟體依然扮演著世界經濟增長源的角色,中國在這方面起到了引導作用。
  1月13至14日,第七屆亞洲金融論壇(AFF)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作為國際財金界的年度盛事,本次論壇吸引了全球逾2400位財金官員、金融界人士、商界領袖和學者,共同剖析各地市場的最新形勢,著重探討亞洲在環球經濟復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亞洲的發展機遇。
  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格局出現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新變化,發達經濟體整體表現亮眼。受高新技術、房地產以及頁巖氣革命等因素拉動,美國經濟呈現出實質性復蘇的跡象。在核心國的帶動下,歐元區經濟也逐步擺脫衰退,呈現周期性復蘇態勢。與美歐不同,日本經濟在“安倍經濟學”的強勁刺激下,呈現出政策性復蘇的特點。同時,受益于日元貶值和日股飆升,民眾投資熱情高漲,由此帶動個人消費和非制造業的回升所引發的“財富效應”還在持續發力。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國家整體表現暗淡。除中國外,其余四個“金磚國家”均或多或少地面臨“低增長、高通脹”的滯漲難題。長期依賴國際資本的國家,例如,烏克蘭、南非、印度和印尼等,其實體經濟所需的資金支持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影響,造成流動性趨緊。這導致了下半年以來,持續數月之久的亞洲金融動蕩,重創國內經濟。
  面對新形勢,多數與會者認為,2014年的全球經濟形勢不會出現較大變化,美國和歐洲目前在全球經濟增長復蘇中處于領先地位。在德意志銀行監事會主席保羅·阿赫萊特納看來,美國經濟復蘇的主要因素包括頁巖氣開采的進步帶來廉價的能源,勞動力成本降低,技術驅動的生產力提高和廉價資本增多等。同時,歐元區經濟也在多年危機后,呈現向好跡象。“低估歐洲的潛力將是一個很大的投資失誤。”他補充說。同時還透露,他會把30%的投資資本用在歐洲,40%的投資資本用在美國,其他投資資本用在新興市場。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丁學東表示,發達經濟體的擴張將比新興市場更快,這促使他在美國尋找投資機會,包括頁巖氣項目,制造行業和科技行業企業。丁學東表示,美聯儲縮減QE規模的舉動導致資金流出亞洲市場。“新興市場將在明年感受到美國縮減購債規模的影響,并可能面臨信貸緊縮。”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也表示贊同。過去,亞洲一直受益于由技術轉讓、外商直接投資、出口以及最近的充足流動性帶來的“經濟順風”。中尾武彥稱,現在,亞洲地區的“順風”變成“逆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聯儲收緊流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多數與會者認為全球經濟不均衡局面將貫穿2014年,但他們相信新興市場在經歷了去年的市場動蕩與經濟下滑之后,卻依然蘊藏著巨大的增長動能。中尾武彥表示,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崛起和成長,亞洲市場需求仍會保持旺盛,這成為亞洲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他還援引亞洲開發銀行的最新預測數據,稱去年亞洲地區GDP增速6%,2014年預期則進一步小幅上調至6.2%。“我們已經看到了亞洲帶動全球經濟的增長。”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蘇澤光在論壇上說,亞洲在經濟持續復蘇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全球金融穩定體系當中起到重要作用。蘇澤光稱,中國在這方面起到了引導的作用,現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亮點和經濟增長的引擎。未來,中國市場將會進一步向世界各國投資者開放,進一步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活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