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該給12306頒發個“委屈獎”?
2014-1-15 10:57:00 來源:中國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可用任意化名購票上火車,引得不少人紛紛調侃效仿。不過從今兒起,甭管您叫啥,只要是網訂火車票,均不在票面上顯示姓名,只顯示乘車人有效身份證件號碼。(1月13日人民網) 雖然2014年鐵路春運的大幕尚未完全拉開,但是關于火車票的“爭奪戰”早已硝煙四起,烽火連天。春運時“一票難求”的老話題也再一次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顯要位置,網友紛紛跟帖,指責、謾罵的有之,建言、獻策的亦有之。而作為沖在鐵路春運第一線的12306,自然無法避免的承擔了“炮灰”的角色。有人從邏輯角度,對其口誅筆伐,并質問火車票都去哪里了?也有人以專業人士自居,列舉12306的諸多漏洞和不足之處。
其實在他們對12306窮追猛打的時候,也十分清楚即便是把12306外包給任何一家專業的技術公司,或者建立一個所謂的交易平臺,也解決不了春運時“一票難求”的實際問題。因為“一票難求”的根源在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鐵路自身運能不足上,這些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或是紙上談兵可以解決的。
他們之所以會時刻做好對12306落井下石的準備,無非是落入“國企=壟斷+腐敗+低效”的慣性思維中。一提到國企,人們會首先想到壟斷,壟斷就意味不公;其次是腐敗,通過目前已經曝光的貪腐案,著實令人瞠目結舌,因此再深入的浮想聯翩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再次是辦事的低效率。這些問題又或多或少的存在于電信、石油、煙草等大型國企中,而在前幾年的鐵路在以上三個方面又更為突出一點,再加上12306建站的巨額花費,以及近期不盡如人意的表現,都成了他們的“槽”點,以至于不論12306怎么改進,都要引來他們的側目。
比如最近鐵路受一些有創意,或者說喜歡惡作劇的旅客啟發,推出了一項人性化措施,“自本月13日起,12306網售火車票不再印旅客的姓名!边@件事的起源是由于有些旅客購票時,用的是真實身份證號,但是姓名卻使用的化名,比如“西門吹雪”、“慶豐包子鋪”等。按照鐵路實名制購票規定:“旅客憑票進站時也得拿出相應的身份證,需要火車票上的信息與身份證上的信息相吻合才能順利進站進而乘車。而且,旅客在辦理實名制火車票的始發改簽、退票、中轉簽證時,無有效身份證件或者火車票票面身份信息和身份證件不一致的,鐵路部門將不予辦理!币簿褪钦f,按照規定鐵路可以拒絕車票與身份證信息不符的人員進站、上車。但是出于人性化考慮,只要車票上的化名不出現惡意或侮辱性文字,一般都給予了放行。
可就是這件事,從一經媒體曝光,再到鐵路頒布新規定,這期間一直有網友“拍磚”不斷。令人感覺,不管12306怎么做,都是錯,其實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更何況12306面對的幾億人。
其實,12306也并非如此不堪,反而已經取得了令人驚艷的成績。截止到1月13日,全國鐵路售票1.5億多張,其中網絡售票占到48%,也就是說大約7000多萬人免受了窗口排隊之苦,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受益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要經過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因此12306不必在乎成長過程中的嘲笑、諷刺、謾罵、詆毀,只需“咬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同時,鑒于12306這種默默無聞,只求奉獻,不求回報的“老黃牛”精神,建議給她頒發一個“委屈獎”,以資鼓勵。(伍策 雷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