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必和必拓:中國礦石需求不會“崩盤”

2014-10-22 13:30:00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必和必拓日前表示,中國的鋼鐵需求放緩恐將持續至2016年甚至更久,但這不會阻擋低價鐵礦石繼續涌入市場。

  必和必拓在上周發布的整體市場預測報告中指出,今年中國鋼鐵生產的需求將落后于鐵礦石的供應,且中短期而言,這種差距還會拉大。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正經歷結構型調整,它對建筑與基礎設施的投入將不斷縮減,并導致鋼鐵生產在未來15年內都很難回升。這也將令鐵礦石海運需求的格局產生重大變化。

  盡管如此,必和必拓對自己產品的銷路仍充滿信心,這也從側面支持了某些船東與分析師的正面預期,即只要礦石供應源源不斷,市場尚不至于被需求放緩打垮。

  在船舶經紀行Banchera Costa主管研究的Ralph Leszczynski表示,“我同意礦業公司目前遇到點麻煩。過去12個月來,鐵礦石的價格已經跌去逾30%,且看似仍未見底。”

  “和航運業的運力過剩問題一樣,目前的局面很大程度上都是自食其果。但我認為就鐵礦石供應充足及由此導致的價格下跌而言,它只會對航運市場有利。”

  必和必拓強調稱,近段時間它一直在為增效減支做準備,并采取包括改用大型船等舉措,而非投資建造新船。盡管如此,它對海運礦石的需求并未完全失去信心。該礦商認為,盡管需求將遠遠跟不上供應的增長速度,但還是能實現平穩增長。這其中的主要依據是中國正在進行經濟轉型,以及海運礦石相對中國國內及印度的產品仍具有價格優勢。

  就現階段而言,大量充斥市場的礦石供應的確令中國鋼鐵產業有些消化不過來。必和必拓針對每年前6個月作出的年化估算表明,從2013到2014年,礦石供應的增量達到約1.4億噸,而同期的需求增幅僅為5500萬噸左右。

  必和必拓在報告中指出,“2014年海運礦石的供應增幅將超過需求增量,且中期來看,這種局面很難得到改觀”。

  該公司并未詳細說明這樣的情況將維持多久,只列出數據稱2000至2010年的年均需求增幅約為9%,而2010至2020年將大幅縮減至3%左右。問題在于就在需求面不濟的同時,對于產能的新投資仍在不斷上升。

  如今,短期能“挽救”市場的因素就只有業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因中國國內的鐵礦石成本居高不下,相對廉價的進口產品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盡管國有礦商仍“開足馬力”保持每年1.4億噸左右的產量,但必和必拓指出,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間,已有合計每年產能約5000萬噸的私營礦商停業倒閉,即使當地推出大幅減稅政策也未能改變這一結局。

  另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干散貨專家也表示,“市場的癥結無疑就是這些國內礦石將在何處落腳。”

  談及長期展望,必和必拓希望中國對機械設備的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建筑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放緩留下的“缺口”。很顯然從現在起至2030年,中國不會再將進口礦石用于建造那么多的橋梁、鐵路以及高樓大廈,因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經歷轉型,今后將邁入一個增速較慢但成熟度更高的“消費主導型市場”。

  此外船舶經紀行Bancosta的Leszczynski表示,不必太過擔心隨著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被捅破,由建筑業主導的那部分需求會受到威脅。

  他指出,“房地產價格的確正在下滑,但中國一直都存在價格泡沫,而不是建筑業的需求泡沫。”

  “只要價格下降到可接受的程度,加之房貸政策放寬,購房需求只會增,不會跌。”

  除了中國正在實施結構性轉變,必和必拓還預測以印度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將加快步伐,并填補因中國需求放緩而留下的空缺。這一說法也得到Leszczynski的認可。

  他指出,印度以盛產鐵礦石自居,但盡管國內需求高企,自2010年以來其產量其實已大幅縮減約40%。此外印度與中國的不同之處是,它在征收農村土地并改變發展用途方面,沒有那么大的自由度,這也給海運貿易帶來一定優勢。

  “要知道,造鋼廠或港口比造礦場容易許多,”Leszczynski表示。“因為你可以自由選址,礦場就不一樣,它必須建在有礦石的地方。”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