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近期發布的經濟數據不甚樂觀,令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升溫。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商品零售額今年1月以來首次下降,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
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擔憂打壓了原油需求預期,國際油價在上周前幾個交易日大幅下跌。紐約油價14日收盤報81 .84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55%,為2012年11月以來最大日跌幅;15日繼續下跌至81.78美元,刷新2012年6月以來新低。倫敦布倫特油價14日收盤報85.04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33%,創2011年以來最大日跌幅。
不過,美國16日發布的利好經濟數據支撐了油價。在經過近一周的大幅下挫后,抄底資金入市助油價觸底反彈并收復失地。截至17日收盤,紐約油價收于每桶82.75美元,倫敦布倫特油價收于每桶86.16美元。
受全球股市下跌、需求疲軟以及經濟前景走弱的影響,工業金屬價格上周普遍下跌。分析師們稱,對通貨緊縮的恐慌以及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引發了對工業金屬的全線拋售,導致其價格下滑。截至10月15日,生意社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 PI跌至864點,創下周期內歷史新低,較2012年4月10日下跌15.21%。追蹤22種原材料價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也于近期跌至了五年以來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