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何美國在去年年底發布的半年度匯率報告中將矛頭對準德國,以及為何在將于幾周后公布的匯率報告中德國可能再次成為批評目標。
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中國自2006年以來已經將本幣升值了大約30%(不包括通脹因素)。盡管IMF稱人民幣匯率仍被低估了5%-10%,但該機構稱對于德國經濟而言歐元匯率最高被低估了15%。
但這不只是歐洲的問題。歐洲整體經濟規模為18.5萬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該地區的經濟低迷以及有可能第三次陷入萎縮的前景拖累了全球經濟增長。
IMF計劃在下周召開全球央行和財政部長會議時下調對全球經濟的展望,德國可能會面臨外界要求其采取更多措施刺激國內經濟進而幫助歐洲和全球經濟復蘇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