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能交通 多元化出行服務網初步建成
2013-9-3 11:21:00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里,長30米、寬6米的大屏幕上,全市28個交通信息化系統和海量的交通基礎數據盡收其中。工作人員可在第一時間聯系相關部門對道路設施損壞等情況進行及時處理。
本月,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建立的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運營滿1年。中心的運營,奠定了該市綜合交通智能體系的基礎,也意味著該市智能交通建設的全面提速。
今年智能交通長足發展
2012年,按照“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領全市交通運輸行業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將“加快智能交通體系建設”排在顯著位置,將重點推進4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建設。加快建設10個分中心,匯聚行業海量數據,采集城市交通信息,實現多層次、多方式的信息匯聚與共享,構建智能交通數據中心、建設中心、運行中心、可視中心,為智慧交通城市建設提供數據支持。
二是全力建設智能交通“1+4”平臺,即以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為載體,加快建設智能設施、智能公交、智能物流、智能政務四大平臺。推進智能交通“1+6”體系項目建設,即整合交通、交警等各部門、海陸空鐵等各方面交通信息,形成統一資源共享平臺,并建立交通監測、交通管理、道路交通調控、公共出行信息服務、交通指揮應急、交通管理決策支撐等六個信息系統。
三是打造可視監管體系。整合城市視頻資源,全面推進高快速路、城市道路、軌道交通、重點場站、交通管理熱點區域的視頻設施完善和數據接入工作,對視頻資源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加快構建城市交通可視化監管體系。
四是提升公眾交通信息服務水平。優化完善易行網功能,實施門戶網站升級改造,豐富“一站式”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模式,推廣手機、互聯網等多渠道的售票試點工作;拓寬交通信息服務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發布交通信息,營造智慧交通出行環境。
“十二五”加大智能交通投入
據悉,“十二五”期間,深圳市將投入16億元資金,用以發展智能交通體系,包括2億元的科研經費,以及14億元的建設資金投入,將完成包括 “1+6”體系項目建設等在內的八大重點任務。到“十二五”期末,將基本建成與深圳城市發展相適應,與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相協調,以提高人流與物流的移動效率為根本,處于國內領先、具有深圳特色的智能交通系統環境。
根據《深圳市智能交通“十二五”規劃》擬定的量化指標,通過構建上述交通信息服務環境,深圳城市交通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有望提高30%,公眾出行總體時間能減少25%,公共交通延誤率減少50%。通過智能公交系統的建設,全市智能公交規劃實施率5年內有望達到90%、智能公交運營調度的覆蓋率達到90%,城市大公交(包括常規公交和地鐵)運營準點率達到90%,公共交通延誤率較目前減少約五成。
1
特寫
“中樞神經”多次應急指揮
如何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來進行行業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市交通運輸委以大運會為契機,歷時短短3個月,建成了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中心致力于成為深圳市交通行業的“數據管理中心、運行監測中心、決策支持中心、信息發布中心”,更形象地說,中心可看做是深圳市智能交通的“中樞神經”。
記者了解到,中心已接入了全市28個交通信息化系統和47項數據,實現了“海陸空鐵城”全方位、海量交通數據的匯聚和管理。通過挖掘分析數據,中心正推進“交通決策支持技術平臺”的構建,已初步研發“深圳市道路交通運行指數發布系統”。
大運會期間,中心協同支撐深圳大運交通,實現了“平時監管、急時應急、戰時指揮”;春運期間,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將全市47個三級以上客運場站的監控視頻接入運行指揮中心,中心工作人員24小時對各場站的客流情況、安全運營狀況進行監測,并及時將可能引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旅客滯留、發車區秩序混亂等情況及時通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安全隱患及時排查。
前不久,“韋森特”臺風登陸深圳,全市數十萬棵景觀樹木伏倒,嚴重影響了部分道路的通行,中心啟動了極端災害天氣下的應急預案,及時與各轄區局聯動,24小時不間斷對影響城市道路通行的伏倒樹木、交通設施進行維護,及時恢復城市交通運輸的通暢。
2
特寫
多元化出行服務網初步建成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負責人表示,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改變的不僅是交通本身,還有這座城市和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的每一個人的生活。
據該委智能處介紹,近年來,深圳加快了公眾信息服務的建設,公眾信息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在交通信息發布內容的全面性、時效性,服務對象的廣泛性和發布渠道的多樣性方面均有顯著提高。
如今,市民可通過干線誘導屏、互聯網、廣播電視和大屏幕等多種渠道,獲取出行信息服務。
深圳已陸續建設51塊包括簡易屏在內的干線誘導屏,其中38塊設置在原特區內,13塊在原特區外,通過在干線道路關鍵節點設置誘導屏,實時發布文字誘導信息和圖形誘導信息,讓市民選擇最優化的道路通行。
2010年,市交通運輸委打造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網站“深圳易行網”上線,集成列車、航班、票務、公交換乘、出租電召、實時路況、道路視頻等信息,并與交通資訊、氣象等相關各類服務信息進行了有效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網站每5分鐘刷新一次實時路況,以紅、黃、綠三色顯示全市道路通行狀況,幫助市民選擇最優出行路線。81個交通節點視頻保證的路況直播,讓市民在家就可觀看到路面交通實況。同時,市民只需登錄易行網,在地圖上任意定位,都可查詢到200米到3000米區域內空載出租車分布情況。
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市交通運輸委初步研發了“手機易行網”的客戶端軟件,在手機上實現交通信息一站式服務,目前軟件還在測試階段。
短評
深圳發展智能交通
具示范意義
發展智能交通,不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還可實現環保低碳。深圳已成為了國內少數幾個編制了智能交通專項規劃的城市之一,足以見得深圳破題的決心。
《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書》指出,深圳市交通發展的目標是建設全球性物流樞紐城市、打造國際水準公交都市、構建國際化現代化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智能交通則是實現這些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和支撐。
《廣東省交通運輸“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將選擇信息化基礎條件較好的廣州、深圳等城市,建設智能交通示范城市,逐步帶動其他區域、單位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