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促進電商發展 完善上下游產業鏈
2013-9-2 9: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僅今年上半年,我市的快遞發件量就達到5799萬件,同比增長57.4%。”昨天,在由溫州市政府召開的溫州網絡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溫州市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通報的數據引發與會網商的熱議。
已幾經易稿、即將推出的《溫州市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扶持辦法(試行)》是此次座談會的重要話題,而快遞行業是否納入電商新政的扶持范圍成為爭議的焦點。
“我們現有倉儲空間2萬多平方米,一年發件460萬件 ,同時還在打造全程電子商務基地,培育電商企業發展……”順衡速運公司的副總經理趙鑒松在爭取政策支持的同時,也強烈呼吁將快遞行業納入新政策的扶持范圍。
“促進電商發展不應只盯著網絡上買賣的雙方,應對產業上下游進行梳理,打造完善的產業鏈。”愛特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張衛東說。
溫州的快遞量目前已居全國大中城市第13位,在省內也僅次于杭州、金華,且還在高速增長。去年的“雙十一”,溫商網商出現爆倉的情況不少。市郵政管理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情況的同時也建議,即便暫時無法將快遞行業納入,也應盡快出臺配套辦法,以免發生快遞與電子商務發展脫節的情況。
即將出臺的《溫州市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扶持辦法(試行)》中,網絡經濟小微企業可享受辦公場地租金補貼,成長型將獲得相應的稅收減免,電商應用平臺、金融電商企業達到一定資質的可獲得資金獎勵。同時,針對網絡經濟集聚區規劃與建設、網絡經濟發展環境的優化與改善也都推出了系列優惠政策。
人才建設、軟硬件配套、與實體企業的互動……與會的網商在爭論中,從各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借助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原有傳統產業的發展,我們已經明確提出,把網絡經濟作為一號新產業來打造。”副市長胡綱高說。
>>>記者手記
“老經驗”遇到“新問題”
座談會上,幾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溫州電商企業已達到1.6萬家左右,其中個人1萬家,企業6000家……”這頭是快遞業的代表報出數據,那頭部門的代表便急切地追問:“你的數據出處是哪里?”發展網絡經濟,特別是電子商務方面,政府部門也在不斷遭遇新問題——散布于家庭之中的網商如何統計便是典型的難題。“各個職能部門、淘寶、京東,匯總起來也難理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他說。
問道于企的鏡頭還有不少:
一位縣(市、區)的官員很誠懇地向網商請教:“我們急切地想引入一名高層次人才,熟悉各種電商業務,能夠切實幫助電商,推動網絡經濟發展。你們覺得應該到哪里找這樣的人呢?”
“沒有資質證書,電商企業的高級人才該如何認定?”
一位與會人士坦言,他甚至從沒有過直接網購的經歷,但他對網絡經濟發展大勢所趨的認識卻特別堅定。“移動互聯的發展讓再忙的人也可以隨手買個東西,而我家人對網購的熱情就是最好的佐證。”
連月來不斷地考察、學習、座談、實踐,推動電商新政出臺快速成型的是實干之風。
座談會上為自己的電商基地竭力爭取政策的順衡速運公司遇到了現場的招商。鹿城區的一位負責人會后專程過來詢問了他們的項目詳情。“在我們的園區先做起來吧。”他提議說。
在傳統制造業強勢了三十余年的溫州,少為人關注的網絡經濟成為“一號新產業”,這是電商們新機遇,又何嘗不是職能部門的再創業。
(本文來源:溫州網–溫州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