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致力改變機電貿易結構失衡狀態
2013-9-18 10:23: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舉行的2013中俄農機產品展銷洽談會上,中俄機電商會俄方秘書長薩納科耶夫在中方展出的大型農用機械設備前久久駐足,耐心聽取中方人員的講解,還不時對一些細節進行詢問。
“中國的機電行業發展非常快,而俄羅斯的機電市場非常大。中方展出的這些農用機械,俄羅斯非常需要,但如果把這些機械銷售到俄羅斯,需要創造良好的條件。”薩納科耶夫說。
9月16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開幕的2013中俄農機產品展銷洽談會,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俄機電商會等共同舉辦,從今年起升級為國家級展會,吸引了300余家中外企業參展。
“當前中俄機電產品貿易總體呈穩步小幅增長態勢,但貿易結構長期處在失衡狀態。”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中俄機電商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12年,中俄機電產品貿易額達223.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其中中國對俄機電產品出口220.67億美元,占同期對俄商品出口的50.1%。
張鈺晶認為,盡管如此,中俄機電貿易在當前金融危機形勢下同樣面臨著許多困難,市場就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據統計,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影響,今年前7個月,中俄機電產品貿易額為126.9億美元,同比下降0.3%,占同期雙邊貿易總額的24.9%。
長期以來,俄羅斯對華出口機電產品僅占對華出口商品總額的不到1%。與能源與原材料相比,俄羅斯機電產品競爭優勢較弱。
張鈺晶坦言,這是中俄機電貿易中的“老問題”。“盡管俄羅斯有意愿擴大出口,但其適合中國市場的機電產品不是很多。”
目前,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機電商品主要是電子設備、通訊器材等,而從俄羅斯進口的主要機電產品包括航空航天設備、計量儀器等。
為推動俄羅斯機電產品對華出口,中俄兩國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了大量措施。例如,中俄機電商會于2007年11月在莫斯科成立,旨在深化中俄機電領域的合作,擴大中俄機電產品貿易規模,改善中俄貿易結構,推動兩國企業開展務實合作。
此外,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也針對中俄在機電產品領域互補性較強的特點,依托農機、石油鉆采裝備展會等多種形式促進中俄機電企業交流合作,還在莫斯科舉辦了中俄機電高科技合作論壇等一系列活動。
兩國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機電產品是兩國貿易的主體,中俄在機電和高科技領域互有優勢,發展潛力巨大。
薩納科耶夫說:“希望中方企業到俄羅斯幫助俄方企業,共同發展機電產業。中國的企業到俄羅斯去設廠和生產,有助于解決中俄機電貿易不平衡問題。”
張鈺晶表示,盡管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致力于搭建中俄機電貿易的平臺,并積極挖掘俄羅斯具備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機電產品向中國市場推薦,但“成效不是特別明顯”,兩國貿易不平衡局面短期內難有改觀。
他建議,作為傳統的機電大國,俄方應多出臺鼓勵政策,鼓勵具備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機電產品出口,同時加大對出口企業的引導,解決好“信息不對稱”問題,讓中方增進對俄羅斯機電產品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