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三方面入手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
2013-9-12 10:16:00 來源:中國公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方面,按照2012年交通運輸部批準的青島市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城市試點實施方案要求,青島市注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青島市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近日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成為山東省第一個低碳試點城市,也是國家第二批29個低碳城市試點之一。青島市針對本地相當一部分碳排放來自于交通行業的實際,大力開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著力發展公共交通,盡量減少私家車等高排放交通工具的影響,地方特色明顯,收效比較突出。
按照青島市的規劃,2015年青島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到2020年力爭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即2020年之后當地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下降);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基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逐步形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時,青島還將建立并逐步推行碳排放統計、核算、報告制度;通過開展低碳認證和低碳標識引導低碳消費,推進低碳園區、低碳社區和低碳小城鎮建設,制定并實施低碳人才職業培訓計劃。
另據介紹,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青島市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同時,還要求青島市抓緊編制修改與低碳試點相適應的低碳發展規劃;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機制在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中的作用;建立發展低碳發展專項資金。
針對本地特點,青島市一方面繼續加大力度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產業,另一方面立足本地特色,多方“挖潛”,其中一個重要做法便是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尤其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碳排放。
2012年3月11日在青島市舉行的“青島市低碳發展規劃研究”最終報告研討會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工業是2009年青島市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其中交通行業是第四大排放部門。在交通部門中,營運交通是主要的排放源,其中水運約占交通部門總排放的四分之一。此外,隨著青島市私人汽車擁有量的增加,非營運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長。
青島市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有較好的基礎。前幾年,我國重要對外貿易港口青島港,就已成為節能環保長效化的典范。它實施的輪胎吊“油改電”項目使作業機械單箱能耗下降40%以上,基本實現廢氣零排放。青島港自主研發的“門機作業自動計量系統”,取代了傳統粗放的港口裝卸計量統計模式,在22臺各類門機上應用后,設備作業效率提高了17.77%、能耗降低了13.08%,每年可節電143.47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10噸。
2012年2月,青島市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第二批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隨后,青島市成立了市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專門班子,建立了試點工作組織協同機制,加強試點工作的統籌推進,并編制完成了《青島市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城市試點實施方案》。2012年底,試點實施方案正式獲交通運輸部批準,青島市試點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實際上,近日青島市被國家確定為第二批低碳城市試點以后,青島市便啟動開展“一個行業、一個園區、一個企業、一個鄉鎮”“四個一”低碳試點,探索建設具有國際化示范意義的高端生態示范區。其中,一個行業即為交通行業,青島市明確將加快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一個園區為中德生態園,一個企業為海爾集團,一個鄉鎮為平度市南村鎮。
在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方面,按照2012年交通運輸部批準的青島市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城市試點實施方案要求,青島市注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第一,梳理確定低碳建設項目。根據當地實際,青島市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領域重點推進33個試點項目,涵蓋城市公共交通、港航、道路運輸、高速公路、機場、交通信息化等領域,試點項目計劃總投資186億多元,以城市公交、港口裝備、路網優化、智能交通等為重點。
第二,認真組織實施試點項目。對各試點項目的實施進度、質量進行動態跟蹤、督導和嚴格監管,同時研究制定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考核評價制度,建立試點項目考核檔案。此外,探索建立交通運輸碳排放統計、調查、監測制度,進一步理清行業能耗統計測算的數據來源,完善監管辦法,對試點工作推進實施有效控制,夯實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基礎。
第三,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過程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多方籌措試點資金,發揮各方力量,建立穩定長效的試點資金投入體系。一是積極申請國家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爭取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財政部相關補貼獎勵政策,爭取設立青島市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引導性專項資金,制定地方配套經費補貼辦法,啟動首批地方項目補貼工作,帶動社會投資。二是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對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項目提供優惠貸款。三是借助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交易等市場手段增加試點工作資金來源。
從青島交運集團了解到,近年來,青島交運集團加快構建低碳交通體系。首先,優化了運力結構,2010年以來集團純電動客車保有量同比增長5倍,純電動、天然氣新能源車輛涵蓋所有客貨經營領域。開通了國內首條換電式31路城區公交線,并在此基礎上率先開通青島—日照國內首條電動長途客運班線、青島—萊西國內首條電動城際公交線。全面推廣綠色維修技術,打造國內最大的客運綠色維修基地。其次,優化完善新能源供應體系,2012年青島交運集團率先在青島市啟用汽車東站LNG加氣站,建立了青島市第一個新能源加氣站。與國家電網合作,加快充換電站在青島全域的布局。目前,王村路公交停車場充換電站、汽車東站充換電站已投入使用。萊西、李滄和城陽等各(區)市充換電站、LNG加氣站都在布局建設。三是建設“青島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打造無縫銜接、零換乘的出行環境。推動電動出租車發展,打造出租客運高端市場和服務,填補區域市場空白。
此外,青島地鐵網線目前正在緊張施工當中。今年6月初,《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3年-2018年)通過國家住建部專家審核,規劃顯示,到2018年底,青島市將在已批地鐵3號線、2號線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新建地鐵1、4、6號線,5條線路將形成“四縱四橫”約160公里的地鐵骨干網絡,基本覆蓋市內六區和主要對外交通樞紐,其中兩條地鐵線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