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三門灣新區構筑藍色經濟時代
2013-9-10 10: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具體而言,寧波三門灣新區將以寧東新城開發建設為重點,寧東新城是前期開發建設的啟動區塊,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9.3平方公里。圖為三門灣新區里的灘涂養殖壯觀景象。
本月初,寧波三門灣新區內5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4.05億元,預計投產后年產值達7.18億元。在此之前,寧波三門灣新區迄今引進的最大一筆投資項目總投資32億元,規劃總面積1平方公里的寧波模具產業園也已正式啟動。 < BR> 三門灣位于浙江東部,橫跨寧波市寧?h、象山縣和臺州市的三門縣。2010年4月2日,寧海三門灣新區正式成立,去年年底升格為寧波三門灣新區。今年上半年,總投資達13億多元的7個新項目計劃入駐。到目前為止,新區已有50家企業入園。
如今,寧波三門灣新區乘著國家海洋戰略的東風,再度出發,構筑起藍色經濟時代的宏偉藍圖。
前世
孫中山盛贊稱之“實業要港”
歷史上,三門灣有著“三門灣,金銀灘”的美稱。作為浙江省“三灣一港”中重要一灣,三門灣連接著杭州灣產業帶與溫臺沿海產業帶。據寧波三門灣新區開發建設前期辦公室副主任項漢明介紹,三門灣新區包括長街、力洋、茶院、胡陳、越溪、一市等3鎮3鄉,總面積722平方公里,總人口19.4萬人。
“這個地區的歷史可不簡單,它擁有900年的曬鹽史和600年的圍墾史。”項漢明如數家珍,宋朝時,這里曾是東方的天然良港和國際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但經過明、清數次“海禁”后,三門灣逐漸敗落。
三門灣曾被孫中山先生稱為實業之要港,列入《建國方略》,并先后于民國八年和十八年兩次計劃開發,但終因盜劫戰禍等種種原因,未能如愿。
新中國成立后,則因地處海防前線,三門灣也始終未能列入國家和省市縣的開發重點。
今生
北有杭州灣 南有三門灣
“開發三門灣新區,首先是寧海的需要,是寧海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的必然選擇,也是更大層面上推動寧波,乃至于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重要戰略的思考、選擇和儲備!睂幒?h縣長褚銀良這樣介紹三門灣新區的由來。
去年年底,寧海三門灣新區升格為寧波三門灣新區,其最新的發展規劃也在今年獲得寧波市的批準。
根據發展規劃,三門灣新區的功能定位為:全國海灣經濟綜合試驗區、長三角海洋新興產業基地、國家現代農漁業基地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基地。發展規劃的最終目標,是要形成“北有杭州灣,南有三門灣”的經濟發展格局。
思變
圍墾造田灘涂變新城
其實三門灣新區內可以利用的土地并不多。
為此,寧海人把腦筋動到了灘涂上!叭T灣新區總面積722平方公里中,沿海灘涂及海涂平原面積占到了350平方公里!表棟h明說。
記者昨天在距離東海只有兩公里的三門灣下洋涂海灘,看到了一塊圍墾記事紀念石,紅色字體顯眼而震撼:“一座三門灣畔之時代新城,不久之將來即可崛起……當年,此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紀念石的后面,就是看過去一望無際、平坦綠色的平原,平原上長著整齊的水草、蘆葦。這片“桑田”就是“滄!弊儊淼摹
項漢明介紹,下洋涂圍墾工程圍墾面積近5.38萬畝,經過7年奮戰,已初具規模,并實現了全線封閉。
“與國外的圍海造田不同,下洋涂圍墾工程并不是在海灘和淺海上建造圍堤,排干積水使之成為陸地!表棟h明說,下洋涂區域的灘涂全部是天然淤積而成,經過幾百年的往復沉淀,這些灘涂的海拔甚至已經高過了內地的魚塘。
下洋涂只是“滄海桑田”計劃的一部分,寧波三門灣新區還有兩個圍墾工程,分別是已經完成的、面積2.08萬畝的蛇蟠涂圍墾,和今年開工的、面積4.2萬畝的雙盤三山涂。
“三門灣新區內目前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灘涂圍墾區約77.87平方公里。預計近期可利用凈空間將達到150多平方公里,這在寧波乃至浙江都是絕無僅有的。”
寧海象山三門三地合作攜手共贏
開發三門灣,寧海也沒打算單打獨斗。
2010年首屆三門灣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上,寧海和象山、三門兩縣達成共識,決定通力合作,打造三門灣經濟圈———一個起點更高的新海洋經濟帶。
項漢明表示,嚴格意義上來說,三門灣經濟圈是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區中的“次城市群”或“次經濟區”:“只有使三縣在城市群的框架和機制下聯動起來,才能以更為強大的力量,獲取在國際和區域的經濟競爭中有利的地位!
三門灣經濟圈核心范圍包括三門、寧海、象山三縣,共50個鄉鎮,陸域面積339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040平方公里。其輻射范圍可及新昌、天臺、仙居等縣,未來輻射范圍將北聯寧波市區、南達臺州市、西及浙中城市群,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項漢明說,三個縣也達成了共識:打造三門灣經濟圈是區域發展的共贏之舉。“以最少的資源環境消耗和對環境的最少破壞來創造最大的價值,以最小的土地換取最大的效益。”
根據計劃,未來幾年,三縣將在錯位發展、交通互聯、環境保護等三方面加強合作。
騰飛
13項指標選擇入園企業
項漢明告訴記者,目前在新區只有80平方公里區域納入產城融合的發展規劃,多數區域是作為農業、休閑旅游來發展的。
即使在寧東新城這一引進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塊內,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進入的。它設有自己的門檻,入駐的企業要進行13項指標的綜合測評。
比如年畝產值需達到400萬元以上,技術、自主產權、成長性等都是考量的指標,技術密集型企業優先,高污染、勞動密集型企業要么轉型達標,要么被清退出園。
“這個制度已攔下至少20家評估后不符合要求的想入園企業,現有園區企業也有一家被‘勸退’,一家‘停建’!
停建的是寧波雙龍清潔有限公司。這家生產洗發水等清潔用品、年產值剛過500萬元的企業,尚無拿得出手的專利技術。不久前,新區下了“清理出園”的第一道通牒。
企業負責人最近馬不停蹄,一聽說哪里有好項目,就匆忙奔過去瞧個究竟。
但最后,由于一直沒有落實新的符合要求的項目,三門灣新區對其做出了“停建”處理。
除了設置“準入”門檻外,三門灣新區也加大了生態治理方面的投入,實施生態支撐工程。
正在建設的寧東污水處理廠,未來將可以解決41平方公里區域的生活污水處理。
在2014年,三門灣新區還將啟動預計投資達到17億元的毛嶼港治理項目。該項目無論是從農田灌溉,還是新區景觀規劃的角度來講,都將起到利用生態來提升新區生活品位的意義。(本文來源: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