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順豐的“顛覆性”一步

2013-9-10 10:39:00 來源:經濟觀察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始終堅守獨立經營的順豐速運集團(以下簡稱順豐)創始人王衛邁出了“顛覆性”的一步。8月19日,順豐獲得首輪融資,并出讓不超過25%的股權的消息傳出時,激起了整個快遞業的震動。 
  有人評論稱,“王衛不融資則罷,一融就是顛覆性的。”對于一向行事謹慎的順豐而言,這次融資的消息,順豐依然未對外有過多的披露。據了解,此次融資,入股方分別是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三家具備國資背景的大鱷。
  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投資方之一的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也未能告知此次交易的金額。但業內普遍相信,這一交易將成為本年度投資規模最大的股權投資案例。而在這場交易的核心當事人眼中,這卻是一場無關乎錢的交易,交易各方講價的過程幾乎沒有。
  讓順豐公共事務部負責人陳歡意外的是,輿論對此次融資紛紛叫好。她稱,“順豐多少被感動了。”最近幾天,她一直在向王衛匯報工作,在此之前,陳歡曾試探性地問過王衛是否需要出來與媒體交流,但再次被王衛婉拒了。理由很簡單:“從來沒面對過媒體,真面對了,確實不知道說什么,甚至有些害羞。”陳歡說:“并不是他刻意地要保持低調,只是他就是這種性格,順豐只能慢慢改變。”
  事實上,早在2004年開始,業界就一直不斷傳言有PE經常輾轉各種關系找王衛,但他要么不見,要么婉拒。而順豐內部也從來不回避一直都有PE找其合作的事實。
  創業20年來,王衛幾乎很少在公開的場合露面,為何在這樣一個時間點選擇三家國資背景的大鱷做“靠山”?對于外界的各種猜測,順豐一位高管直言:“其實都不為過,因為這也是迄今為止行業內最大的一筆融資,對于順豐而言,更是新的起點。”
  融資勢在必行
  自1993年成立,順豐已走到第20個年頭,獨占國內快遞市場兩成份額,王衛帶領順豐從營收10萬元發展到200億元的故事也為業界熟知。“對順豐而言,這20年都處在一個初創和發展期,現在確實到了合適的時機。”在陳歡看來,這種時機不僅來自外部大環境的變化,也來自順豐內部需要打破的“傳統”。
  陳歡稱,“公司是希望走這種股權多元化的公司制,這是一個現代企業公司該走的路,目的都是為了夯實或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一直以來,服務被順豐人視為企業最大的競爭力,20年來,順豐從未做過廣告,如今能夠穩坐民營快遞業的頭把交椅,靠的便是服務和信譽。
  國內同行的步伐無疑也會給順豐帶來不小的壓力。去年4月,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書,宣稱將通過IPO募集資金99.7億;今年5月,紅杉資本購買了中通速遞其中一位股東的股權,股權數不超過10%。對于紅杉資本的加盟,業界猜測中通會借此與上市拉上關系。
  各種資本都不斷在快遞市場網羅自己的“新寵”,與此同時,“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遞)等民營快遞也在試圖尋求長期發展之路。申通、韻達則在大力推行規范化、標準化,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發力服務。此外,國際快遞巨頭FedEx、UPS已獲得國內快遞經營牌照,并逐漸擴大經營范圍,開始在中國新一輪的攻城略地。這意味著,順豐在國內、國際快件市場將與企業規模和管理水平更高的國際巨頭短兵相接。
  面對內外部激烈的競爭環境,順豐此次的融資無疑勢在必行。事實上,一向務實低調的順豐一直以來都受到資本方的追捧,主要是因為順豐的業務基礎、管理模式和市場覆蓋被投資方所看好。
  目前,順豐已通過30架全貨運包機、逾5000多個營業網點、150余個各級中轉場和10000多臺營運車輛搭建起全方位空地一體網絡,200多億元的年營業收入占據較大的快遞市場份額,從提供標準化的快遞服務向定制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轉型。
  面對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順豐正嘗試通過股權結構多元化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在這個階段,并不是單純地說來自哪一方面的壓力,快遞到了這個階段,無論是民營快遞,還是外資、國家隊,或是快遞進入電商、電商做快遞,整個盤子的市場容量越來越大。”陳歡解釋稱,整個國內快遞業目前還未形成一個寡頭的格局,企業各自的發展空間都很大。
  此次,順豐經過首輪融資,實現了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外界關注的順豐上市問題再一次提到了桌面上。
  但王衛并不喜歡被資本左右。他曾對上市表達過這樣的態度:“成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說服他們這筆投入是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上市就是為了圈錢,這不是順豐要做的。”王衛曾不止一次這樣說過。一次,陳歡在和王衛聊天時,她曾尤其認真地問過王衛一個問題:“做快遞20年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你認為是什么?”王衛毫不遲疑地脫口而出,“專注。”王衛的低調無論在圈內圈外都是罕見的,這也在某些方面決定了這家公司的特質,20年來,順豐從未做過任何廣告,但在國內快遞業,順豐的服務和品質卻始終遙遙領先。
  熟悉王衛的高管們都知道,王衛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三個月沒有創新和變革,就會讓他有危機四伏的感覺,這么多年,無論于順豐還是王衛,始終都不敢停下腳步。
  “埋頭做事是這個企業一貫的風格。”在陳歡看來,20年的順豐,幾乎未曾變過,穩扎穩打是順豐一直的做派。對于這次與三家具備國資背景的大鱷的“聯姻”,王衛似乎并未有太多的考量,根據陳歡的說法,雙方的簽約和談判幾乎沒有任何曲折,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聯姻
  從公開的信息看,2012年順豐營業額達到200億元,目前凈利潤約為12億元,即使按25倍市盈率估算,順豐的估值將會達到300多億元,而此次擬出讓股權比重不超過25%,照此估測,其融資額應該在75億人民幣左右。而對于三家股東的投資額度,坊間傳聞40億元至80億元不等。
早在2004年,FedEx策劃進入中國市場時就曾找到王衛,FedEx希望以40億-5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順豐,但被王衛回絕了。隨后,尋找王衛的PE、VE便從未間斷過。曾有一位咨詢公司的董事長向媒體透露,包括花旗在內的很多美國投資商曾經找到他,希望他能夠撮合注資順豐的交易,一旦成交,將付給他1000萬美元的傭金。但都被王衛婉拒。
  “一個領導人的風格真的決定了這個企業的風格。”陳歡說。而王衛也曾不止一次地表達,“未來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但此次融資,順豐給外界留下很大想象空間。
此次融資為戰略性融資,投資人對上市便不會有過多的要求。“彼此在思想認識上的一致是能夠讓雙方認可的最先決條件。”陳歡稱。對此,蘇州元禾方面表示,無論是從整個快遞行業的廣闊前景考慮,還是從順豐企業本身的發展狀況看,選擇順豐幾乎不用考慮太多。在整個快遞行業,順豐一直以來都是標桿性企業。
  這也是王衛為何選擇三家有國資背景的投資人作為合作伙伴的原因。“由于戰略性融資的特點是長期性,并且沒有上市的需求和壓力,并不像財務性投資要確定一個資本退出的時間表,其投資者相對看重的是短期利益。”快遞行業資深分析師徐勇稱,快遞行業的特點便是投入大、周期長,相對來說,戰略性投資對快遞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性作用。
  “不是說順豐不缺錢,但王衛更多的還是想踏踏實實做好自身業務,他不是那種為了上市圈錢的老板。”一位曾在順豐擔任要職的高管評價,王衛本人很信佛,他對金錢的概念也很淡薄,只是想踏實做事。
  事實上,順豐是快遞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司。
  在徐勇看來,順豐在快遞行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在航空快遞等各個方面都屬于行業佼佼者。相比“四通一達”,順豐的固定資產是其望其項背的,順豐不僅擁有飛機、準運中心,還有地產。僅這三方面便能凸顯順豐固定資產的雄厚。
  不難分析的是,順豐不找民間融資主要是由于民間融資多屬財務性投資,它需要短期獲得利潤,讓資本得到溢價,而快遞行業是長線投資,短期內上市,易形成泡沫,不利于行業和公司的發展。“民間資本是看好這個行業,但是大家縮手縮腳,對行業發展起到的作用有限。”徐勇稱。
  在徐勇看來,順豐之所以選擇這三家企業,首先在于這三家企業愿意接受這種長線投資方式,并且這三家企業具備雄厚的資本優勢,可以讓順豐吃下定心丸。同時,鑒于順豐發展國際業務的需要,它會在海外投資,設立分支機構,這些企業可以對順豐在法律、投資經驗方面給予指導。此次聯姻,也符合資本方的訴求。
  中信資本“閃電”追逐
  張懿宸坦陳,“我們和順豐是從今年才開始接觸的,和其他機構相比,我們接觸的時間算是比較短的了,我們當時也比較擔心我們和順豐接觸的時間不長,他們對我們有多少的信任和了解將會是一個挑戰。但是交流了一段時間后,也得到了王衛的認可,除了股東背景外,應該是我們團隊的專業性得到了認同。”
  在他看來,王衛對業界的情況非常清楚,而中信資本背后中信集團、中投公司的股東背景,這是公開的信息,這些平臺的實力不用再度向順豐推銷。中信集團平臺下的大昌行集團(1828.HK)也在生鮮食品等業務領域和順豐有合作,此間的淵源也為幫助中信資本最終入股埋下了伏筆。
  張懿宸透露,這個項目的資金規模太大,將突破單一基金投資的限額,中信資本只能將額度在內部分配給并購基金和成長基金兩個基金來共同投資,因此,中信資本內部有兩個團隊在順豐進行盡職調查等事宜,較多的人手和工作換來的是王衛對中信資本更多的接觸和更深入的了解。
事實上,從順豐最終選定的投資方來看,除了國有背景平臺這一共性特征外,市場化運作程度較高也是順豐考量的一個主要因素。
  王衛給張懿宸留下的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其做事循規蹈矩,按章辦事,在企業內部的管理中非常注重制度化建設,尊重公司規章,倡導內部要公開透明,不僅如此,在引資過程中,王衛也同樣體現出了他的風格。
  “融資做得非常有章法,經過了一系列的篩選,在后期對幾家已入圍的意向投資方選擇中也做到相對公開透明。”張懿宸稱。
  實際上,順豐開始有意在中信資本、招商局集團和元禾控股三家中選擇兩家為最終投資方。而在最后報價階段,這幾家的價格都報得很高,甚至超過了王衛本人的預期,三家機構投資的意愿都比較強烈,因而令王衛決定讓三家機構全部進入。
  不過,令張懿宸不曾預料到的是,在最后的定價階段,王衛竟然還主動壓低了一些順豐的估值,這也是張懿宸在其經歷的諸多項目中幾乎從未見到過的。買賣雙方誠意合作,交易各方幾乎沒有過太多針對估值方面的談判。
  盡管何時能夠退出順豐這一項目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對中信資本而言,順豐帶來的價值在短期內便已經有所顯現。“這兩天有很多企業和機構打電話來,說關注到了我們對這個項目的投資,有興趣投資我們的人民幣基金,正好我們這一期的人民幣基金還有一段時間才關閉。”張懿宸稱。
  對能夠入圍的投資機構而言,投資順豐的價格和估值已非核心問題,能夠獲得談判、盡職調查、最后入股的機會遠遠勝過了估值問題。但外界對順豐此次融資的資金問題依然頗為關注,為何選擇在這一時點融資,融得的巨額資金將要投向何方?“我不覺得順豐會缺錢。但從短期來說,它確實需要用大量的資金。今年順豐要在全國建立20多個分揀中心,總投資達20多個億,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很難。因為順豐是零零散散掙錢的,一年幾十億的利潤,一次性拿出這筆錢對現金流影響很大。”買賣寶副總裁白光利認為。
外界在此前認為,若順豐接受外部投資,新資金可能大部分被開拓順豐優選等電商業務,但參與該項目的中信資本董事總經理張霆稱,順豐的資金投向不會是用于發展電商業務。
  順豐在去年推出的順豐優選業務也并不是為了大舉進軍電商業務,而是有一定試水冷鏈物流行業的性質。張霆表示,冷鏈物流和傳統的物流不一樣,倉儲、運輸、配送等都會更有挑戰,行業進入門檻也會高很多,未來特種物流將會是重點關注領域。
  順豐副總裁王立順公開透露,引入的資金將用于強化順豐的核心資源,包括順豐信息系統、中轉環節(場地、設備、車輛和運力)、航空樞紐、電商、物流倉儲設施等,“非特別針對某一業務單元”。他表示,快遞本身也是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目前順豐自有飛機為12架,規劃在2015年達到25架,同時將投入大量資金自建中轉場地,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
  從國際化的快遞公司發展歷程來看,向綜合物流公司轉型是物流行業發展的趨勢所在。“我們經常能接到一些大型的客戶說,我給你加錢,我想得到這樣或那樣的服務。”在陳歡看來,目前順豐已經越來越向客戶定制化的需求發展,并已逐漸走向了慢物流,現代物流、綜合物流的方向。
  “這只是順豐剛剛邁出融資的第一步,而距離下一步有多遠,包括第一步能帶來多大的發展空間,現在的判斷還太早。”在陳歡看來,很多民營的快遞公司都傾向于做資本操作,這是一個行業成熟的標志,順豐不是第一家,也肯定不是最后一家。快遞行業作為一個現代性的朝陽產業,伴隨著郵政法的出臺,現在各項政策都在逐步完善,而外界對順豐的期待,至少還要在5年之后。或許正如徐勇所言,順豐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