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長江大橋鎮江接線一公路橋距路面凈高1.5米
2013-8-29 10:06: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27日,在鎮江新區姚橋鎮河邊,數十位村民向記者訴說,由于泰州長江大橋鎮江接線高速公路跨過姚橋港河上需要架設橋梁,橋板架上去后,橋下凈高只有1.5米上下,還有七八塊橋板要呈下斜坡度鋪上去,當鋪到最后一塊時,橋下凈高只有1.2米左右。可與河道平行的一條水泥路,是附近2萬余名村民進出姚橋鎮的主干道。
看到現在這條路突然被高速公路橋“卡”得沒法通行,很多人非常心痛:“這條路就廢掉了。”據悉,剛開始在姚橋港路上方架設橋梁板村民并沒有注意,只是覺得橋梁板從東向西一根根呈下斜坡度架過來越架越低,甚至感覺到橋梁板已經壓在頭頂上了。到了8月1日上午,經過此處的村民們突然發現,還沒有架到頭的橋梁板已使橋下凈高僅剩1.5米左右,很多人已經不能直立身子走路,走到這里都必須要彎腰低頭,稍一大意就撞得眼前金星直冒。
姚橋港路對2萬余村民來講,其實還是一條“生命之路”,除了村民們的正常行走,也是救護車和消防車的必經通道,“萬一村上人生個病,或者村子里著個火,橋梁板全部上去后,最西邊的橋下凈高就1米多高了,車子鉆也鉆不過來啊!”造路是造福一方的事,我們不反對,但不能因為你造路就不把路給老百姓走。事實上,姚橋港路每到夏收秋收時,還有大量的大型收割機和其他大型農機來往,不要說剩余橋梁板沒有架上,就是眼下這些車輛也已無法通行。
為了提醒村民們防撞,施工方在東西兩邊都擺放了一盞太陽能的警示閃爍燈,同時還在水泥路的南側、緊貼姚橋港河臨時開出一條道來,鋪上石子后供村民們出行。因為時間緊,這條臨時道路還沒有修建完成,但上面已經不停有各式車輛駛過。這是一條“短命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姚橋港河連通長江,每到夏季汛期,河水漫漲后,臨道早就被大水淹沒了,到時同樣“無路可走”。
據了解,在姚橋港路沒有修通前,當地村民一直沒有一條好的大道通往姚橋鎮。附近石橋、紅光、趙林、王莊、朱家橋、曉云等近20個自然村的2萬余村民,用募捐到的十多萬元修路款,就修建了這條從解放橋到姚橋鎮的水泥大道。數米寬的水泥大道兩車都可交會,水泥路全長1.8公里,2007年建成。
建造高速公路,怎么會出現“卡”住了老百姓出路的怪事?經過多方打聽,在鎮江新區大港鎮上,找到了這條高速公路的建設指揮部門。據負責人說,泰州長江大橋鎮江接線在去年3月就預知會出現這個情況,因為這是一個探索低路基運行的工程,即要求通過降低路基的填土高度來節省投資。建造中其他路段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但沒有姚橋港路這么突出。修路為了造福百姓,肯定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對給附近百姓出行帶來的不便表示真誠歉意,同時誠懇地說:“現在出現村民行路難我們也非常著急,但由于泰州長江大橋接線設計定型改動要通過國家發改委,現在只能在橋下想辦法。”
泰州長江大橋鎮江接線設計代表接連多天都在姚橋港路現場實地查看,尋找最佳解決方案。目前已有了初步方案,即將鎮江接線下姚橋港路段進行深挖,將路面降低后確保橋梁板下凈高達到2.7米,這樣車輛和行人就可以正常通行了。挖“地道”還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為旁邊還有姚橋港河,夏汛還會漫水,為此他們還將在靠河一側建一道類似防洪堤的“擋墻”,并且在開挖路段的東西兩側各設立一個“積水井”:不在汛期就通過排水溝將積水排出;如在汛期,則建議設泵站抽水。他們承認,方案的確很“無可奈何”,一旦村民們認可并通過這一方案,他們就立即著手實施,“力爭在春節前讓老百姓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