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蘭海高速南丹段通車一年事故頻發被稱“魔鬼隧道”(

2013-8-2 8:53:00 來源:南國早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魔鬼隧道”事故頻發 多方共謀“克魔之道” 
  蘭海高速南丹路段通車僅一年,就因多種原因致事故頻發 
  經整改后,廣西“最年輕”高速事故率下降 
   

   
瑤寨隧道內的水泥地面已被銑刨,以增加車輪附著力 
  從2012年7月正式通車,目前廣西境內最年輕的高速公路――蘭海高速南丹路段已經一歲了。7月29日,南國早報記者隨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全區道路交通安全大檢查行動組,來到這段高速公路。檢查組發現,這條曾因先天不足及當地地理、氣候環境等因素屢發交通事故的高速路,如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狀態 
  生病 新高速路 車禍頻發 
  2012年7月份,蘭海高速公路南丹路段正式通車,這段高速路緊挨云貴高原,它的通車,使行駛在路況不好的國道210線南丹路段的車輛,可以走上高速路。然而,這段路剛使用沒幾天,就“生病”了。 
  因南丹境內山勢起伏,使得這一段全長63.5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有主要橋梁雙向46個、隧道雙向20個。這些橋梁和隧道,讓司機有點兒怵。 
  7月28日上午,正在接受交警檢查的云南大貨車司機文先生告訴南國早報記者,他去年7月份曾駕駛大貨車走過這一路段,當時正下雨,他開車也特別留心,但大貨車剛進入瑤寨隧道,文先生就發現車開始“飄”,他輕剎車,大貨車竟差點斜著車身往隧道邊上滑去。好不容控制了車速,安全開出隧道,文先生驚出了一身汗。 
  據介紹,去年7月份開通后,瑤寨隧道在13天時間內發生了14起交通事故,致8人受傷、18輛車受損,其中3起事故在同一天發生。 
  “這些事故的原因都是因為道路濕滑。”28日,管轄該路段的河池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三大隊大隊長廖世起說道。據交警統計,從去年7月至當年年底,蘭海高速南丹路段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起,其中隧道交通事故就占了42起。 
  會診 路面濕滑 車易失控 
  7月28日,記者跟隨當地交警前往瑤寨隧道,在那里,還可以找到隧道此前頻發事故的“病根”。 
  瑤寨隧道雙向全長皆為2700多米,水泥路面,是六宜高速公路最長的一個隧道,而事故多發點就位于下行隧道中后段。交警介紹稱:“剛通車時,隧道是水泥路面,且路面沒有防滑設置;如果下雨,車輪把外面的雨水帶進隧道,使水泥路面附著力變小,車輛尤其是大型車輛很容易失控造成事故。 
  當地交警稱,去年7月,他們曾到瑤寨隧道“會診”,發現隧道內還不斷有水流出,車輛經過時積水被濺起,別說是快速行駛的車輛,就連人走也得加倍小心。 
  交警排查瑤寨、關西、天生橋等隧道隱患時發現,事故頻發雖有機動車司機的因素,但該路段隧道頂壁滲水,致使隧道內路面大面積濕滑,以及隧道內路面防滑條設置不科學等,都是導致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 
  療效 整改過后 事故下降 
  “對癥下藥”,交警請來的專家也提出整改意見。在多方推動下,高速運營公司先后投入150多萬元,對瑤寨、天生橋、關西隧道燈事故高發、易發路段進行整改。其中包括給隧道內約5萬平方米的水泥路面“打麻”(即銑刨路面以增加附著力)、施劃震蕩減速帶600多平米、新增交通安全提示標志牌等。 
  交警也提出“治療”方案,包括在距隧道兩公里至入口設置警示標志,對駕駛員進行重復提示;在隧道內擺設放光錐筒,對重點隱患點段擺放警示標志;在該路段施劃減速帶,分段設置橡膠減速板,強制減速;降低限速值等相應措施。 
  整改后,這段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果然逐月下降。今年以來,該路段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6起,隧道事故16起。 
  交警提醒 冰雨時節要特別注意安全行車 
  河池交警特別提醒駕駛人,一年當中冰、雨兩時節通行蘭海高速南丹段要格外留神。 
  每年的1、2月份,因為云貴高原的地勢會影響天氣,該路段橋梁上容易形成濃密霧團,司機應及時打開防霧燈,減速慢行;如遇到冰凍天氣,橋面易形成薄冰,也請注意查看沿路交警設置的提示標志牌,服從指揮。 
  每年的6至8月為雨季,駕駛人應把下雨作為通行該路段隧道時的一種預警信號,在進入隧道前兩公里應根據交警提示減速,并以60公里的時速通過隧道,以免發生危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