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美共推BIT的價值解讀

2013-7-30 9:28: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作為第五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中美雙方同意盡快進入雙邊投資協定(BIT)的實質性磋商,如不出意外,兩國將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啟動BIT的談判程序,由此創造出的巨大跨國投資紅利值得期待。 
  開啟于2008年的中美投資協定雖然已進行了九輪談判,但此前一直停留在基礎性條款的內容核對與澄清等技術層面,而即將展開的新一輪BIT談判則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所謂“準入前國民待遇”是指在企業設立、取得、擴大等階段給予外國投資者及其投資不低于本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負面清單”是指凡是針對外資的與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業績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單方式列明。從目前來看,中美兩國對外商投資全部或部分局限于“國民待遇”這一模糊地帶,同時無論是中國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還是美方的《雙邊投資協定》都是屬于“正面清單”,即只可以投這些,而“負面清單”是除了這些都可以投。顯然,中美BIT協定一旦達成,兩國企業所獲得的跨國投資空間將豁然而開。
  最近20年間,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一直保持著持續勁升的態勢,從而形成了目前高達700多億美元的FDI存量。而預期在BIT協定項下,中國100多個行業,包括目前存在投資限制的汽車制造、銀行、化學和能源等行業都可向美企開放,由此美企在華投資規模將顯著增長。與全球產業平均利潤率相比,美國企業過往在華投資回報率要高出5~8個百分點,且由于投資收益的穩定增長,利潤再投資成為新增投資主力。
  美國從BIT獲得的收益并不止于純投資回報。美國對中國更大規模的資本輸出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收益,通過資本項目順差修正經常性貿易逆差的能量將進一步增強。
  而BIT亦可拓寬中國資本進入美國的通道。目前,中國投資占美國吸收外資總量比例很低。從華為、中興在美國投資遭拒,到三一重工在美收購被否,再到時下沸沸揚揚的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一案,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舉步維艱的尷尬與無奈。展望BIT的未來,其不僅可以大大減輕中企對美投資的后顧之憂,而且也將削低進入美國市場的門檻,美國有望成為中國企業釋放投資能量的主要市場。
  相較投資收益而言,中國通過BIT所獲得的局部外溢性價值同樣值得關注。目前美國正在力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其已經吸引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秘魯等9個國家的加入,而且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國也在積極跟進。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與TPP談判的關系多有尷尬。而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一旦落地,中國所面臨的TPP壓力就會得到緩解,在是否加入TPP上就有更寬綽的自主選擇空間和騰挪余地。
  此外,還可預見的是BIT所催生的附加制度紅利。一方面,由于采用“負面清單”的做法,我國外資管理體制將隨之發生重大改變,尤其是政府行政審批權力的半徑將被進一步收縮,相應地,政府服務和監管的本位角色彰顯,資本的流動與配置更加傾向于市場化。另一方面,“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實施,在放大國內市場開放空間的同時,也倒逼著必須徹底打破和消除民營資本進入的行業壁壘,這將有利于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微觀市場主體的潛能與活力。
  必須看到,作為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美兩國落實投資保護協定的努力對提振和激活全球經濟的作用不容小視。與國際社會一度廣為采納的旨在“保護及促進”的第二代投資協定模式不同,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的第三代投資協定加入了自由化的內容,已漸成為國際投資規則發展的主流。美國和中國積極推進雙邊投資協定的落實,無疑會對未來多邊投資規則的制定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國際資本的流動將變得更加快捷與便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