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聘高管”增多 民營快遞加速追趕國際巨頭
2013-7-11 9:13: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3年從商務部“下海”供職于全球快遞巨頭UPS時,相峰壓根兒沒想到將來有一天會“跳槽”至從浙江桐廬山溝溝里走出來的圓通速遞擔任總裁圓通速遞近期的這次高層人事任命,備受關注。
除人才引進和培養外,民營快遞企業在經營管理、多元化、硬件投入等各方面均進入轉型升級、追趕國際巨頭的“加速期”。但是,留給許多快遞企業的時間其實并不多。
“外聘精英”:“三通一達”管理團隊之變
相峰曾在UPS供職9年,擔任過UPS亞太區公共事務部副總裁;2012年,轉行出任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副總裁。今年6月中旬,他收到圓通董事長喻渭蛟的聘書并決定“回歸快遞”,成為國內民營快遞首位外聘總裁。
近年來,民營快遞企業的業務擴張過程伴隨著不間斷的人才引進。比如,圓通旗下負責電商業務的副總裁孫建,此前就在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有過豐富經歷;其航空發展部總經理高見,也曾在知名航空貨運公司擔任要職。申通、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的管理團隊中,來自政府部門、其他行業的“外來和尚”也明顯增多。
外聘高管,對民營快遞具有特殊意義。占據國內快遞業“第一梯隊”的“三通一達”,均源于浙江桐廬,其董事長都來自桐廬鐘山鄉和橫村鎮一帶的農村;眾多大區經理、加盟店負責人中,相當一部分也是桐廬當地人。從1993年申通率先創立起,鄉緣、親緣關系成為“三通一達”構建經意團隊的一大特色。
帶有濃重“家族企業”“老鄉企業”色彩的“三通一達”,抓住了中國經濟轉型和制度改革帶來的重大機遇,實現了迅猛的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已位居全球第二,而“三通一達”、順豐、EMS這六家企業占據了市場80%以上的份額。以圓通為例,2012年全網完成快件業務量9億件左右,市場占有率達到18%,產值130億元左右。
但是,“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競爭的加劇,源于草根的民營快遞必須向現代企業轉變,管理團隊的創新勢在必行。”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
不進則退:民營快遞加速“爬坡過坎”
雖然連續幾年保持著令其他行業羨慕的增速,但民營快遞企業卻慎言收獲的喜悅。面對巨大市場需求造成的供應短缺、國內市場對服務升級的強烈訴求,在加快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同時,“三通一達”這幾年已進入轉型升級的“全面加速期”。
其一,經營模式“質變”。“三通一達”近年來紛紛開始對加盟制進行改革,或者收購旗下加盟網點的控股權,或者通過拿出總部的部分股份與加盟網點進行換股,以提高直營店比重。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介紹,2010年以來,中通進行股權改制,將各分撥中心直營化,目前全網的轉、運兩個環節都是由總部控制。
其二,業務發展多元。除了快件攬投,各大民營快遞企業都開始注重多元化,比如自建電商平臺、印務、代收貨款等;而“籌建自己的航空貨運公司”,可說是眼下“三通一達”人士談得最多的話題之一。
其三,硬件投入劇增。記者采訪了解到,“三通一達”正從以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人力、資本和技術“三密集”企業轉變。此外,幾大快遞企業近幾年還明顯加大在土地、車輛、人員等方面的投入。
追趕國際巨頭:民營快遞企業還有多少時間?
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快遞業應該是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也可能是與國際水平差距最大的主要服務業之一。比如,截至今年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27個月保持50%以上的增長。但去年整個快遞行業的全年收入,僅相當于DHL今年一個季度的營業額。至于自有飛機數量,中國快遞企業與UPS、DHL等國際巨頭更是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推動近年來民營快遞井噴的最重要動力,便是網購的崛起。目前,“三通一達”網購件的比重普遍在七八成以上。有人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網購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按現有的發展模式,這對快遞企業來說幾乎是一塊無法吞咽的巨大蛋糕。國內快遞業至少還有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期。
但對網購件的過度依賴,也是民營快遞的最大軟肋。由于經年累月的“價格戰”,快遞企業在電商面前處于弱勢地位。多家企業負責人認為,隨著各項成本的快速增長,目前網購件已幾乎沒有降價空間。
圓通速遞執行副總裁楊新偉援引相關市場研究結果介紹,部分快遞消費者對時效、服務的敏感度在提高,但對價格的敏感度卻有降低。調查顯示,去年國內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的均值為57.16小時,較上一年縮短兩個半小時,但仍有超過三成的消費者反映快件延誤問題。
楊新偉說,面向政務件、商務件以及部分網購件的“次日達”“次晨達”服務,將是未來快遞業新的增長點。目前,提高時效和服務質量,是各大快遞企業在轉型及競爭過程中的重要“比拼點”。
當然,在此過程中,快遞企業間的“短兵相接”和市場的“重新洗牌”在所難免。“三五年內,快遞業的格局就可能發生大變化。”楊新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