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路隧道建設誓將天塹變通途
2013-5-3 9:15:00 來源:青海新聞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19日,經過廣大建設者5年又9個月的艱苦施工,青海首條高海拔嚴寒地區公路特長隧道——單洞總長11094米的拉脊山隧道建成通車。這條隧道的修建,不僅繞避了原來20公里彎急坡陡的盤山路,而且將省會西寧通往貴德的車程縮短了半個多小時。
青海境內多高原山地,且地勢高亢,群山環抱,河谷縱橫,山大溝深,從北到南構成道道天然屏障。過去,公路建設受制于資金的掣肘,普遍做法是盤山繞行或切坡深挖,帶來車速慢、病害多、安全性差、運輸效益低和占地多等不利后果。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公路科技成果的有力支撐下,青海公路等級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不良地質以及復雜環境條件下的隧道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1991年,全長178米的省道203線隆霧峽1號隧道建成通車,這是青海最早建成通車的隧道。此后,達坂山隧道、老鴉峽隧道、青沙山隧道、河卡山隧道、大酉山隧道等,在來自祖國各地的鑿隧鐵軍的頑強拼搏下陸續建成通車。截至2012年底,青海建成投入運營的公路隧道已有41座,單洞總長53470米,其中,1000米以內的中、短隧道25座,1000米到3000米的長隧道10座、3000米以上的特長隧道6座。
在已建成的公路隧道中,國道227線上的達坂山隧道和京藏高速公路老鴉峽隧道獨樹一幟。其中,修建于1995年到1999年間的達坂山隧道長1530米,海拔3792米,是青海修建的首條高海拔長隧道,也是當時亞洲海拔最高,世界第二的公路隧道。老鴉峽隧道是北京到拉薩高速公路青海段的控制性工程,為分離式雙洞單向行駛隧道,單洞總長6787米。始建于2001年5月,建設者們戰勝了斷層、滑坡、崩塌、泥石流、黃土陷穴、落水洞、采空區等不良地質路段對施工的影響,于2003年6月順利通車。它們的建成通車,為我國高海拔和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隧道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近年來,青海高等級公路建設如火如荼,隧道工程明顯增多。目前,青海在建的公路隧道有32座,單洞總長超過82000米。其中,2011年開工建設的玉樹災后重建重點項目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上就設置了9座隧道。作為我國在高原凍土地區修建的兩座公路隧道,鄂拉山隧道左洞長4710米,右洞長4650米,海拔4300米;姜路嶺隧道左線長2925米,右線長2845米,海拔4280米。這兩座隧道要穿越凍土、斷層破碎帶、富水地層、含冰地層等不良地質,同時還要面對氣候寒冷、缺氧等惡劣的自然條件,其高原凍土公路隧道施工技術更屬國內首創,施工難度極大。而在建的省道312線多拉馬科至雜多公路上的長拉山隧道全長2380米,海拔4493米,是目前在建的海拔世界第一的公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