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量升價跌進口沖擊強烈 純堿外貿之路步履艱難
2013-5-27 11:02:00 來源:中國化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純堿(輕、重質)出口量達46.59萬噸,同比增加9.73萬噸,增幅在26.4%;但價格大幅下降,前三個月的平均出口價格為192 美元/噸,同比減少53美元/噸,降幅達21.6%,出口企業出現虧損。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純堿總量為11.28萬噸,而去年同期僅有1545 噸。中國純堿工業協會會長王錫嶺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的進出口情況恰是國內純堿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的一個縮影。進一步增加產品出口量及價格,盡量減少進口,應成為進出口企業今年努力的方向。
王錫嶺告訴記者,2012年全國累計生產純堿2401萬噸,因市場需求不振,尚有百萬噸庫存轉結到今年。2013年,純堿產量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有6 家企業的新增產能將釋放,已形成新產能但去年未達產的部分企業的產量今年將會有所增加。下游也因房地產調控政策而需求不旺;而鐵路運費的上漲會增加企業的物流成本;再加上美國天然堿的沖擊,使得2013年成為全行業面臨嚴峻考驗和困難的一年,目前很多企業延續了去年的虧損態勢。因此,今年一些有進出口條件的純堿企業將目光鎖定出口,都想盡量多出口一些。
據王錫嶺介紹,由于產品在國內銷售時貨款回收較難,回來的大部分都是承兌匯票,到期后方能兌換現金,提前使用還必須貼息;但出口可有現匯返回,資金回籠快。因此,國內企業增加出口不僅可以減少國內供應和減輕銷售上的競爭壓力,同時可以加快資金的回籠。然而出口并非一帆風順,雖然出口數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價格下降應引起高度重視,研究改進措施,提高出口價格。
據了解,目前國內純堿出口方向都在亞洲。但受美國天然堿競爭的影響,雖然出口產品數量有所增長,但價格難以上揚。
根據王錫嶺分析,與美國天然堿相比,我國出口的重質純堿并無優勢,而美國天然堿全部為重質堿,一方面,美國天然堿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天然堿礦儲量豐富、品質高、產品鹽分低。另一方面,其采礦工藝技術和設備先進,機械化程度高。此外,美國天然堿出口企業有自已的港口和散裝船隊,而且在其出口目標國也都有港口和倉庫,每天可以按客戶需要的產品量進行配送。中國企業出口則需要配船,導致產品也難以及時送到客戶手中。因此,即使美國天然堿的價格高,國內產品的數量多、價格低,也難與美國天然堿相競爭。
“在出口量增價減的同時,純堿進口量的增加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蓖蹂a嶺強調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除了在國際市場上,國內產品與美國天然堿存在競爭關系外,美國天然堿對中國國內市場的影響更不容忽視。去年我國進口美國天然堿總量只有 3萬噸,但因價格低、品質好,受到國內大型玻璃企業的追捧,今年僅一季度美國重質堿的進口量就已達11.28萬噸,并對國內重質堿市場價格形成了沖擊。
在當前純堿行業產能過剩的前提下,增加出口、減少進口勿庸置疑成為化解產能過剩的主要手段之一。
王錫嶺強調,純堿、氯化銨的出口已成為調節國內市場的重要法碼,因此,有條件出口的沿海、沿江、沿邊或大型企業,今年務必要加大力度繼續做好純堿、氯化銨的出口。這既可為自身多一條銷售渠道,也有利于減輕國內市場壓力。應設立專門的出口機構,配備專職從事出口的人員,把出口當事業來做。傳統出口的企業要做深入市場調查研究,走訪老客戶,開發新客戶,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在增加互信中擴大市場份額。聯堿企業也要在四個月的淡季窗口期內,充分利用保稅庫,力爭增加市場出口。還要利用工業氯化銨沒有出口特別關稅的機會增加出口,力爭在2013年純堿、農業氯化銨、工業氯化銨出口分別突破180萬噸、75 萬噸和15萬噸。與此同時,國內企業要高度關注美國天然堿的進口數量及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