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制裁中國光伏出口仍有扳轉可能
2013-5-24 11:03: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歐盟成員國就中國對歐出口光伏產品進行的反傾銷調查,在紛擾了半年多以后,已經形成征收47.6%高額關稅的制裁議案,并將在5月24日進行投票。為了避免最壞情況的出現,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日前派出談判小組專程赴歐與各國進行最終磋商,并帶去了“數量限制”和“價格承諾”兩個方案,希望在最后關頭讓歐盟各國停止制裁“發令槍”的扳動。
商務部的這一行動是否能收到理想結果,目前還不能下結論。在歐盟對中國光伏出口產品的制裁箭在弦上的時候,5月22日市場傳出的消息十分密集,給人的感覺是,中方在最后關頭扳轉不利局勢并非沒有可能。中國早些時候派往歐盟展開先期談判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宣布,他們與歐盟就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首輪價格承諾談判已經破裂,歐盟方面直接回絕了中方提出的價格承諾方案。但是,就在歐盟各國的態度很強硬,讓我們對中國商務部談判小組的前景不敢樂觀時,從美國白宮方面又傳出消息,奧巴馬政府正在促成與歐盟和中國展開初步對話,以解決在光伏產品貿易方面的爭端,避免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起沖突。先期已經對中國出口美國光伏產品所征收的高額關稅將暫時停止。當然,中國的獲利也不是無條件的,按照奧巴馬政府的設想,美方將為中國光伏產品規定出口配額和最低價格。不管怎樣,這無疑給處于困境中的中國光伏行業帶來了一線曙光。這一消息出現以后,已經引起5月22日美國市場上的光伏股票出現上漲。
中國光伏產業近兩年來本已因國內產能嚴重過剩而陷于困境,因此美歐市場已經成為其維持生存的一條通道,特別是作為全球光伏產品最大市場的歐洲市場,一度占到中國光伏產品市場銷售70%以上的份額,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因此,歐盟此次對中國光伏出口征收高額關稅的議案一旦通過,制裁措施啟動以后,中國為數不少的光伏組件企業將被逼入絕境,預計30%左右甚至更多的中國光伏企業將會倒閉,光伏行業大約有30萬就業崗位受到嚴重沖擊。
美國、歐盟對中國光伏出口企業進行貿易制裁,從根本上說是違反WTO精神的一種自私行為。在美國對中國出口光伏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以后,即使是美國經濟界、企業界的有識之士也表示了不同意見。其實,對中國出口進行制裁,對挑動制裁的一方也不見得能有獲利,制裁必然引起被制裁方的反制,美歐每一次對中國產品的制裁,都招致了中國在另外一些產品上的反制。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在美國啟動對中國出口光伏產品的制裁以后,美國方面才會不斷地有人對白宮進行勸說,并最終促成了奧巴馬政府開始出現實質性松動。
盡管我們反對美歐在中國出口產品上制造貿易糾紛,并且希望此次中國商務部與歐盟的談判能夠有實質性的收獲,但是對中國來說,仍然有必要檢討并反思在光伏產業發展方面的失誤。中國政府一直在經濟運行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中國的產業發展也明顯地依賴于政府的政策,這導致很多行業陷入了產能過剩的困境。光伏雖然是一個新興行業,但在它出現以后,其作為可再生、無枯竭的一種新型能源,很快成為中國各級政府大力推進的一個產業。由于國內市場尚沒有相應的消化能力,很快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進而引起國際貿易糾紛。去年以來,在光伏產業面臨內外交困的時候,一些地方政府還是習慣性對光伏企業進行財政補貼,甚至大包大攬地將其債務用財政資金解決掉,而不是積極推動這些企業通過轉型來走出困境。面對光伏產業出現的危機,政府需要吸取的教訓是,必須放棄對企業的“父愛主義”,在簡政放權的同時轉變政府職能,讓企業在市場風浪的摔打中成長起來,而不能再繼續把企業抱在政府的襁褓之中。否則,即使這一次光伏出口產品的危機能夠僥幸地化險為夷,下一次同樣的風波又可能在別的行業再度出現。
雖然國內市場的低迷和國外市場的抵制給光伏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這種壓力也說明了企業與市場的脫節。光伏企業應該從這種壓力中看到自身不足,積極提升產業的技術含量,開拓國內市場。在我國眾多的光伏產品生產企業中,哪一家企業在這方面占得了先機,它也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不僅能夠持續生存,而且能夠繼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