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歐洲海陸絲綢路上的“爭奪”
2013-5-17 14:59:00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希臘共和國總理安東尼斯·薩馬拉斯于15日至1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據希臘媒體的報道,薩馬拉斯總理將就經濟與商貿議題與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
自 2010年以來,希臘在中國媒體上出現的頻率頗高。其實在本次希臘總理正式訪華確定之前,從希臘到中國的媒體,關于希臘政府將再次向中國出售基礎設施等國有資產以籌集資金的消息就開始流傳。不過,能夠在中國國內媒體引起關注,與急需籌集資金的希臘政府相比,曾經投資希臘港口的中國航運業巨頭中遠公司又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中遠作為上市公司都ST了,當然對不起股東,但國內媒體也沒有必要妖魔化中遠。航運業其實是個封閉和周期性很強的行業,財務模式也很特殊。”深圳一家船運界人士董印生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歐洲債務危機顯然已經改變了歐洲的經濟地理。其實,希臘的港口和中遠的投資在歐美媒體視野中更多的是與中國的海洋戰略相關。但如果考慮到歐元區的發達經濟體主要集中在西北歐,中國與德國的貿易規模甚至是同期中法貿易規模的4倍以上,那么希臘這個東南歐的小經濟體的基礎設施被賦予戰略價值則未免太小題大作。記者注意到,與希臘相比,近年來也在不斷向“東”的鄰國土耳其在中國國內媒體卻少有報道。其實,對于中國來說,這兩個國家正在開展一場從中國通往歐洲的海陸絲綢之路的“商路”競爭。
與近年來債務纏身的希臘相比,土耳其的經濟增長連續保持在9%以上。就在今年的4月26日,土耳其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白俄羅斯和斯里蘭卡之后的第三個對話伙伴國,雖還不是正式的成員國,但土耳其正努力一步步取得進展。
而且,“向東”的土耳其與“向西”的中國正在形成歷史性交匯,就在2012年4月份,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訪華時曾提出了建設“新絲綢鐵路”的設想。目前,鐵路運輸出中國新疆后可以有兩個方向通往歐洲,一條是被國內稱為亞歐大陸橋的經哈薩克斯坦向北經俄羅斯,另一條是經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和土耳其通向東南歐,為解決鐵路的軌距問題,哈薩克斯坦曾提出在其境內建設一條與中國和歐洲標準相同的新線路。
其實與中國通向歐洲的海陸絲綢之路進行競爭的“商路”還有俄羅斯。3月22日,中俄兩國元首在莫斯科簽署了兩國《關于合作共贏、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聲明中明確載明“確保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開展,加強中國貨物經由俄羅斯鐵路和遠東地區港口過境運輸合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俄羅斯研究專家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俄羅斯當然不希望在中亞地區建設過多的標準軌距新線路與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鐵路競爭,但又可以注意到在土耳其加入上合組織的問題上,俄羅斯表現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