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份子錢或轉嫁消費者 被指不合情不合理

2013-5-14 9:17:00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份子錢,讓人對其退避三舍,但它的勢力范圍卻在不斷擴展,近期又有一個新的行業——快遞業或被其收編! ,《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已于近日起草完畢,并開始征求意見。該辦法一旦實施,意味著快遞業每年將繳納至少10億元的份子錢——郵政普遍服務基金,而其相當部分將流入年盈利200億元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囊中。
  此消息一出,就在行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于情于與理不合,一旦實施,行業漲價、轉嫁消費者將成必然。面對行業虧損,呼吁財政補貼或是不當之舉,加強合作、激活資源、開放市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挑戰或是應有之義。
  不合情 不合理
  隨著郵政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作為普遍服務的補貼措施,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這個專業名詞進入了公眾視野,并最終被郵政法賦予了合法的地位。
  于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設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但郵政法并未對服務基金征收對象、標準、使用、監管等問題予以明確說明。
  據悉,為落實該政策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最近新鮮出爐。該辦法規定,在我國境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繳納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標準為國內同城快遞0.1元/件、國內異地0.2元/件、港澳臺1元/件、國際2元/件。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年營收200萬元以下企業可免征。
  收取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將主要用于郵政普遍服務營業場所建設和必要的設備購置,以及農村郵站運營補助等,并且向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
  有媒體認為,這一舉措就像讓礦泉水公司補貼自來水公司一樣讓人感覺荒謬可笑。因為根據國際上通行的法則,郵政普遍服務和快遞服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業務。
  在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問題研討會上,中國快遞行業民間研究機構首席顧問徐勇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向快遞企業征收普遍服務基金有失公平。因為郵政普遍服務是由國家財政部和發改委定價的公共事業,并由中國郵政集團實施專營。而快遞服務是由市場定價的競爭性服務業,其市場主體是開放的,由民營、國有、外資、中外合資快遞企業組成。
  由于郵政普遍服務實施的是全國統一的具有公益性質的低價的固定資費標準,那些郵寄到偏遠農村地區的郵件可能存在虧損的現象。但徐勇認為,根據郵政法第三章第三十六條規定,這應該由國家對此給予補貼,并加強對補貼資金使用的監督。
  雖然郵政集團一直宣稱普遍服務虧損,尤其是中西部和農村地區等虧損較多,但作為一家經營范圍涉及快遞、郵政儲蓄銀行、保險、郵票印刷與發行等多項業務的央企,其年利潤讓人瞠目。
  據悉,中國郵政集團去年僅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取得的凈利潤就高達231.2億元,減去該年度由郵政普遍服務而帶來的51.8億元的虧損,其年利潤仍超過200億元。
  徐勇認為,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整體盈利的情況下財政部再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不合情、不合理,也背離了郵政法收取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立法宗旨。即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所進入的各個產業利用了國家郵政普遍服務資源并實現了盈利,通過整體盈利彌補了郵政普遍服務虧損并且還有盈余。
  就歐洲設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先進經驗來看,亞太速遞商論壇中國首席代表雍虎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歐洲設立基金的前提是開放普遍服務市場,向取得普遍服務業務許可的經營者收取一定比例費用建立基金,且是在遵循透明、非歧視的原則下,證明普遍服務對提供者構成不公平財政負擔時進行補償。
  雍虎認為,目前在國內郵政普遍服務市場沒有開放的前提下,向快遞企業征收普遍服務基金并不符合國際慣例。與歐洲不同,中國郵政法規定,中國郵政享有專營范圍,異地100克、同城50克以下信件業務私營企業不能涉足。
  有業內人士認為,快遞企業對包括郵政普遍服務補貼在內的國家財政支出已盡了納稅義務,如果還要它們繳納額外的政府性基金,就涉嫌重復征稅。
  為真正與國際接軌,有個別快遞企業呼吁,中國郵政應該效仿歐盟開放郵政網絡資源,讓民營快遞繳納份子錢的同時也可以共享郵政網點資源。
  如果向快遞企業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徐勇指出,中國將是全球第一個在不開放郵政普遍服務市場征收普遍服務基金的國家!
  雍虎強調,總體來看,向從事普遍服務的企業收取費用建立基金的國家并不多,這說明改革和開放才是促進普遍業務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單純補貼解決不了問題。
  或消費者買單
  如果暫時辦法一旦落實,事情的發展走向或超于預期,并適得其反。
  據統計,根據暫行辦法和目前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來粗略計算,全年收取的快遞金額將達到10億元。每年10億元對于盈利超過200億元的大型企業中國郵政集團來說可謂是九牛一毛,但對于全年整體利潤僅為47.13億元的快遞業來講,卻是不可承受之重。
  網購的火暴帶來中國快遞業的迅猛發展,但隨著市場的開放,其市場競爭程度卻日益激烈。據悉,隨著人工、燃油、土地成本的不斷上漲,長年深陷價格戰泥潭的中國本土快遞業近7年利潤率已從20%降至5%以下,臨近生存底線。
  據徐勇介紹,自2005年起順豐速運、“四通一達”等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逐年上升,但是快遞價格沒有變化、甚至降價。其人工、燃油和房租逐年上漲,利潤逐年下降。很多民營快遞企業加盟商的利潤已經降到5%以下,2013年還會進一步下降。其中,部分中型快遞企業存在虧損情況,有的是靠借貸或融資維持經營。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一份數據,如果按照暫行辦法,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快遞企業征收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將達3.6億元左右,約占一季度業務累計收入的1.3%。目前,我國快遞企業利潤普遍在3%—5%,換言之,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或拿走企業利潤的25%—40%。
  利潤空間稀薄,暫行辦法一旦實施,漲價、轉嫁消費者將成為快遞業的必然選擇。
  徐勇認為,“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會加重非郵政快遞企業負擔,一旦民營快遞不能承受這種成本,必將會通過價格調整的方式把郵政普遍服務基金轉嫁給消費者,變成普通大眾為普遍服務買單!
  “如果暫行辦法落地,那么快遞業的漲價是遲早的事情,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這想都不用想!蹦晨爝f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直言。事實上,已有快遞公司表態,如果非要收取份子錢,他們將考慮每單漲價1-2元。
  增加民眾負擔、制造爭議是其一,過多索取關鍵是不利于快遞業的健康發展。國內快遞業近年來快速增長,市場規模已居世界前三,但行業龍頭卻屈指可數,呈現出群雄混戰、大而不強的景象。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我國民營快遞企業多以特許加盟模式業態經營。按照暫行辦法規定: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者年營業收入200萬以下的快遞企業免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
  徐勇認為,如果該辦法一旦實施將不利于快遞企業做大、做強和轉型升級。這會讓部分加盟商將一個公司拆分為成兩個或者若干個“小微”公司,它對自營或者大型快遞企業來說又產生了新的不公平競爭,不利于非郵政快遞企業做大、做強。
  但事情也并非無解,在開放郵政普遍服務和收取快遞業份子錢之間,幫助中國郵政集團解脫郵政普遍服務虧損還有一條更加開放靈活之路。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可以參考美國的做法,采取中國郵政和快遞公司合作的方式,將80%的業務外包,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將普遍服務的網點采取租賃等方式對資質合格的企業開放。
  隨著快遞業的蓬勃發展,目前中國函件業務、包裹業務均在下降,這使得郵政的很多普遍服務網點處于半開工狀態,很多設施閑置。而采取外包的形式,不僅能提高閑置設施的使用效率,而且還能收取一定的費用彌補郵政普遍服務的虧損。
  面對行業虧損,呼吁財政補貼或是不當之舉,加強合作、激活資源、開放市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挑戰或是應有之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