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搶占末端“陣地”

2013-5-11 9: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曹亞慧
    今年3月,時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不經意間講述自己的網購經歷時,提到曾被快遞公司回復政府部門不上門送貨一事。此事引起了社會對配送服務質量的大討論。
    雖然最后這一情況被證實只是個別現象。但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某些政府部門、機關單位投遞比較難。打電話給收件人,有時候里面的人出不來,快遞員又進不去,只能讓警衛或者傳達室代收,碰到不好說話的警衛可能就說不方便代收。”如此種種,困難重重。而這,也反映出快遞在終端市場的尷尬。
    所以,如何利用遍布城市角落的社會網點如便利店、洗衣店等代收代發和自提,就成為解決終端配送的突破與嘗試。
神秘的“儲物柜”
    去年6月,記者曾走訪海淀區的幾所大學,發現由于大多數大學禁止快遞進入校園,一些快遞公司不得不盤踞校園門口或者墻外擺起包裹“地攤”,等待學生取件。
    在相對開放的一些少數高校,也只是給快遞一塊兒空地,允許快遞公司校內“擺地攤”,快遞公司人員和車輛可在校園內收發包裹。快遞公司搶地盤,擺攤現象非常之多,廂車、小三輪車、電動車橫七豎八停在學生下課的必經之路。幾十件、上百件的包裹一字排開在地上;收件的學生彎著腰,努力地找著屬于自己的包裹……這樣的場景日復一日地出現在不少高校,在一些社區也出現過類似現象。
    今年3月15日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現了兩排神秘的“儲物柜”。這正是“校園100快遞收發站”在中國人民大學建設的自動包裹存儲箱。這種類似于超市存儲箱的儲物柜都設有密碼鎖,有包裹的學生只需在儲存箱的顯示屏上輸入通過短信發來的儲存箱密碼,即可自行取件。
    與以往各家公司的快遞員分頭等待學生取件不同,各家快遞公司把快遞、包裹都送到校園100快遞收發站,再由校園100工作人員掃描包裹后,將其送進不同存儲箱。同時系統會發短信通知,取件者通過自動包裹存儲箱,憑身份證及短信來自提。這種自助包裹柜可以24小時取件,它進一步將人工轉變為自動化操作。這種自助快遞站由硬件設備,設備端軟件,后臺軟件三大部分組成。能夠實現快遞包裹的自動收發和遠程查詢及控制,能實現大量的數據交互。
    記者幾經輾轉聯系到了校園100負責人楊先鋒,他表示這套設備還有待完善。
    然而,由楊先鋒創建的自助收發點還僅僅是終端自提的一個小“諸侯”。由于消費者的需求“眾口難調”,終端自提近兩年來悄然興起,并形成電商和快遞企業以及第三方平臺的群雄競賽。去年10月,淘寶設立天貓服務站供顧客自提快遞;今年3月,亞馬遜中國宣布和便利店合作,推廣自提服務。近日,蘇寧又宣布將在蘇寧線下門店試點“易購綜合服務專區”,支持蘇寧易購商品自提。
    此前,消費者對網購商品配送的要求是“速度快”。但有調查顯示,消費者的需求正在悄然變化——現在用戶的關注點除了商品到達的快慢以外,更希望能在合適的時間、方便的地點收到自己的貨品。曾經因成本高和配送難,而被許多配送企業視為“雞肋”的終端配送環節,而今由于消費者的需求,不得不讓更多的企業又將目光轉向了它。
    眾所周知,物流配送是B2C業務的最終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這一環是連接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橋梁,如果物流配送出現問題將會功虧一簣。只有經過終端配送才能使上游B2C企業的虛擬訂單通過物流企業的服務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變現。
    而受制于終端配送的各種難題,自提就成為解決終端配送的突破與嘗試。因此,近年來,各大電商企業、快遞企業以及一些發現商機的第三方企業紛紛搶占終端市場這塊兒最后的“陣地”。
自提三個樣板
    由電商自建自提、快遞自建自提和第三方平臺共同構建了終端配送的市場格局。
    電商建自提
    網購的物品到了,家中卻無人接收,快遞員對空跑數趟的情況司空見慣。問題不僅僅是快遞員反復跑腿,還有電商企業線上的訂單確認、付款等一系列問題。為解決這一難題,各大電商企業都將自提列在了破解方案的首位。
    例如國內電商巨頭京東商城首先在北京開通了地鐵自提服務,意在通過地鐵就近的地鐵站點,作為自己訂購商品的自提點,分流配送壓力,加快配送速度和效率。此前,京東已經成功進駐各地高校校園內,針對學生群體提供校園配送、自提服務。
    2012年7月,京東商城與北京市房山社區合作設立自提點,并推出“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社區京東”,為房山區用戶提供商品自提及其相關服務。當當網也在2012年7月正式宣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9個核心城市,開通120個自提點。
    一直線下線上兩條腿走路的家電巨頭蘇寧也拋出相應招數:依托遍布城區的實體店,將線上的網絡商城與線下的千家實體店相結合,通過實體門店實現自提。目前,蘇寧全國近1800家門店將全部實現門店自提功能。北京87家蘇寧電器門店已成為蘇寧易購的自主取貨點。在廣州的46家蘇寧門店中,有20多家已經可供消費者自提在蘇寧易購上購買的所有產品,南京所有門店均支持易購商品自提。
    與此同時,遍及城市商業中心和各個社區的連鎖便利店也成電商企業的合作對象。去年9月,京東商城與好鄰居便利店開展合作,在北京市13個好鄰居便利店提供京東自提服務。
    作為京東的主要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于去年9月宣布,開展提供校園快遞系統解決方案的“阿里巴巴服務站”試點,與國內數十個高校達成合作,服務站以校園小郵局形式切入,以提供快件收發、自提等服務方便高校學生取件和寄件。同年10月,“天貓社區服務站”在北京、上海、東莞、嘉興、武漢、杭州等共22個城市2600多家便利店、社區物業網點亮相,提供便利的代收貨服務,以緩解末端配送壓力。華東地區的“喜士多”便利店就成為天貓社區服務站合作伙伴。僅以杭州為例,就有70多個天貓社區服務站的喜士多網點。
    另一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26日,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和中國臺灣的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合作推出的包裹自提服務,在上海地區的100家全家便利店正式試點自提業務。
    幾家大型電商紛紛推出自提業務,標志著國內電子商務“自提”物流時代的到來。資深電商觀察人士羅輝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快件自提是滿足消費者對于電商配送個性化需求的形式之一,其潛力較大,發揮的作用也非常大。”
    快遞建自提
    除了電商企業,作為在終端服務的快遞企業,受終端配送難題影響首當其沖,他們也在不斷尋找新破題出路。近來,自提模式也已經成為了快遞企業的發力關鍵點。
    目前,順豐、申通、韻達等國內快遞企業均發力末端配送。其中以順豐的表現最為搶眼,除了與便利店、物業、第三方合作外,順豐還開起了便利店。
    去年,國內最大的民營快遞順豐開始嘗試與7-11便利店合作攬收快件,接受消費者快件自取。此后,順豐自己在深圳一口氣開出了20多家便利店。目前,順豐速運已經在南京、長沙、廣州、珠海、青島等國內十幾個城市推出便利店代收快件的服務。
    今年3月,順豐速遞再次宣布和wowo便利店聯手,在成都市內10家wowo便利店為消費者提供順豐速遞收件服務。
    日前,全國業務量最大的申通快遞宣布投資3000萬元,在社區和學校等地建立約3萬個自提貨柜。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公開表示,今年將建3萬個快件存放點。在主要高校,申通快遞將確保至少一個固定服務點;城市住戶規模在700~1000戶之間的中等小區,申通快遞根據投遞情況設立固定服務點。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服務點將主要選取校內、社區內的商店、花店、復印店等便民商業。
    一位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自提模式將有效解決因收件人不在導致的二次派送,以及高峰期的快件積壓等問題,加之受消費者服務需求多元化影響,類似的自提模式還會越發頻繁地出現。”
    第三方平臺
    在大型居住小區、機關單位、商務寫字樓,每逢網購節,物業管理處或者門衛室里就堆滿了各種包裹。而由于包裹量非常龐大,又要承擔很多權責問題,不少門衛都不愿意承接這些“無形業務”。
    因此,在終端也出現了很多第三方代收的企業。2011年12月成立的北京城市一百物流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企業,靠整合北京配送末端網絡資源,進行“共同配送”方式進行末端配送。
    而另一家與城市一百公司幾乎同時上線第三方收貨平臺——收貨寶也是終端的一個代表。收貨寶通過與廣泛分布在社區的零售終端合作,整合零散的社會資源,為網購用戶提供代簽收包裹的服務。據了解,收貨寶的線下網點包括便利店、洗衣店、藥房、美容院、咖啡廳、寵物店等。線上主要與電商合作,通過自主開發的代收貨管理系統,將線上、線下銜接起來。
    此外,目前在一些高校還出現了很多以高校學生創業項目為主的校園快遞代理。在北京物資學院,就有這樣一個由3名采購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組織創辦的“物院快驛站”,專門為物資學院在校師生提供包裹代收服務。記者日前在物資學院采訪時了解到,目前這個快遞代收發點派送包裹的日最大量已達到186件,平均日派件量也都在100件以上。
    北京物資學院張教授對記者說:“末端配送問題,其實是物流的集中規模效應與收貨人需求分散的沖突。使用大量終端配送人員,通過密集的人員運作去滿足分散的客戶需求是一種途徑。但在人力日漸稀缺的趨勢下,這種方式很難持久。而通過自提點將周邊的送貨需求進行集中,再二次分批次遞送,這樣可以大幅提升送貨效率,降低單位送貨成本!
    他同時指出,城市內道路尤其是社區和高校附近的道路情況相對復雜,對于機動車輛的管理也比較嚴格,單純依靠汽車來派送快件很難實現。然而如果使用摩托車派送小件,停在門外的車輛和快件的安全就很難保障。“因此,快遞與社區、高校、物業服務結合在一起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面對無數點的終端需求,整合終端物流資源是最核心的解決方案。
誰是“明日之星”?
    國內電子商務產業整體的物流需求很大!八槠枨蟆睂е铝恕八槠┙o”,提供服務的物流(快遞)企業數量眾多。
    面對多股力量對終端配送的群雄逐鹿,誰才是市場的主導力量?“不可能一家獨大!笨爝f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徐勇分析指出,快遞自建自提是處于競爭的需要,如果是一家做的話,市場肯定是不健康的;而電商因為各自的品牌和需求不一樣,客戶分群的個性化服務需求非常大而且多樣,所以京東商城、亞馬遜、天貓建終端自提是考慮自身的需要,因此會出現有包括電商和快遞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參與!岸嘣且粋非常好的競爭態勢!毙煊聦τ谀壳暗慕K端自提格局持肯定態度。目前國內終端的各種嘗試,都還處在摸索狀態,沒有形成成熟的模式。目前基本都還是從整合資源、降低成本、高效的角度出發,實施中依然存在不少潛在的問題和困難!罢l能來整合這個資源呢?只有快遞公司,其他人整合不了。”在徐勇看來,快遞公司是作為物流配送的集成商,把各個電商貨源都集中到一起,所以配送成本是最低的。
    他還特別強調,各大快遞和電商企業搶先在自提領域進行布局,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主要還是取決于消費者的觀念從“等快遞”向“取快遞”的轉變。畢竟“門到門”服務是大部分人的需求和習慣,未來的趨勢是以門到門服務為主,自提、代收類企業只能是快遞配送的重要補充。
    自提業務只有在訂單密度足夠大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收支平衡,進而降低配送成本。羅輝林指出:“自提點是需要效率的,現在大家都在建,都在追尋便利店資源、社區資源,自提點的使用效率就很難上來。要提高效率,必須做資源整合。目前誰去整合誰,還看不出來。這是個商業問題,電商是有主動權,但快遞公司是實際的操作者,第三方資源又是最普遍的,要看哪個是最終的主導者,還有待觀察!
    從聚合到分散,從分散到聚合的相互逆轉,正在改變著終端配送的原有模樣。自提模式正在開啟電商配送的升級發展新時代。然而盡管自提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夠減少二次配送,緩解末端配送壓力,但這種模式仍需進一步完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