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當日達購物快遞“弊多利少”風險大
2013-4-5 11: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徐勇
在快遞行業,“當日達”的快遞服務是一個挑戰性很大的服務。一般多為商務急件提供服務,它的運營成本是“次日達”快件的1~10倍不等,屬于個性化服務。而“網購”快件是一個對價格非常敏感的類型,其市場空間有限。如果谷歌提供“當日達”的快遞服務其“弊多利少”風險大。
對于谷歌這個巨型企業來說,打造一項類似Amazon Prime的快遞服務,“Google購物快遞”(Google Shop-ping Express)是一個跨界投資。對于這個有限的個性化快遞市場來說,谷歌投資行為就好比“殺雞用了殺牛刀”。
從沃爾瑪等大型連鎖零售商到Shoptiques等小型電子商務網站都愿意冒這個險,甚至就連美國郵政局(US Postal Service)也已經為零售商推出了一項同日交貨服務的選擇,主要是出于對亞馬遜“當日達”快遞服務的恐懼。但是,一哄而上,大多將墜入“陷阱”。
谷歌與亞馬遜在“當日達”購物快遞市場優劣勢對比見右表。
從競爭的角度看,一旦谷歌推出“Google購物快遞”,這將是一場惡性競爭。對于同城快遞來說,憑借經營靈活,商務快遞與購物快遞兼容,它會保持贏利。美國郵政只是在快遞服務中兼容購物快遞,其購物快遞的價格高于普遍服務價格。如果他們調度合理,其利潤可觀。對于谷歌來說,是一場挑戰,是一場“贏少輸多”的賭博,也許最終受傷害最大的就是谷歌。
從國內京東商城、當當網、易訊網、凡客、蘇寧易購等,他們既是電商又自建快遞物流,都是采取快遞虧損銷售商品的利潤補貼的模式。否則,難以生存。
如果谷歌也投資像亞馬遜這樣的電商,一是加劇這個行業的惡性競爭,二是投資時間周期長,三是利潤空間有限。特別是像沃爾瑪這樣巨頭以“天天低價”作為營銷手段的企業,能夠支付的快遞費極為有限。否則,商品的價格就沒有競爭力。
其實,把購物快遞的“當日達”服務作為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是一種奢侈消費,是商家過度競爭的結果。在當今提倡綠色環保的理念下,它對人工、燃油等資源的消耗成倍地增長,不應當提倡。
總之,谷歌進入購物快遞應當不限于提供“當日達”快遞服務產品,即應提供包括主要以“次日達”為主的等各種快遞時限產品,并以贏利為目的,借助自身資金雄厚和網站影響力大等綜合實力覆蓋美國全境主要經濟發達城市。否則,與自身的品牌、實力和社會責任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