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中國快遞業亂象或依舊 規范化整治勢在必行

2013-4-23 11:10: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2年12月,央視等媒體曾先后曝光過快遞行業的種種黑幕,央視記者通過實地暗訪快遞公司的倉庫、分公司,并采訪與快遞公司分揀員以及與快遞公司交往頻繁的淘寶店主發現,快遞業野蠻分揀、拒絕賠償、私自倒賣無著郵件等聞所未聞的亂象層出不窮。 
  然而,由于惡性競爭、相關部門缺乏監管依據等現狀,受害者卻往往投訴無門。目前,幾個月過去了,快遞行業的不規范,是否隨著放大鏡的聚焦有所改善?遺憾的是,我們發現,即使在身邊,大小問題卻依舊在發生。
  仍在發生的不規范行為
  無獨有偶,就在記者打算開始采集快遞業相關信息時,記者所在報社的同事就遭遇了一件讓人各種不爽的“快遞事件”。
  4月初,記者同事汪先生的朋友從江蘇通過快遞寄發了一件物品給他,由于一方面希望汪先生盡早收到物品,一方面認為選擇一家大型快遞公司更有保障,汪先生的朋友選擇了口碑、寄件速度俱佳的順豐快遞。
  通過順豐快遞主頁的跟蹤查詢,汪先生發現物件已在2013年4月11日,也就是周四到達成都中轉站,然而直至4月13日周六才有工作人員與他聯系,并稱收件人地址寫的是“企業家日報社”,派送員不知在哪里。汪先生當時在外,便讓快遞公司的人員在網上查詢一下準確地址,稱很容易查到標題地址。結果,直至周二,順豐快遞也未將物件寄到,理由仍是不清楚地址。汪先生在周六并未告知快遞人員具體地址的原因,是擔心因說得不準確造成困擾,對對方的態度也十分熱情。然而,對方不負責任的態度讓汪先生感到十分失望。
  該快遞最終于周二下午送達,總共花了一周時間,與順豐以快速而聞名的公司文化大相徑庭。而順豐作為較知名的大型快遞公司,還僅僅是服務態度不到位的問題,其在業內的管理已算相對規范,一些中小型快遞公司的問題則更大。
  在高新區工作的小曹曾不得不寄發化工粒料至武漢,雖然該物品并不算違禁物品,但由于時值廣州亞運會和殘亞會開辦前后,一些快遞公司怕擔責,不愿接收無法一眼認出的物品。因此,小曹選擇了一家可以走陸運、愿意接收該物品的中型快遞公司。當時,成都方面的收件人服務十分熱情,給了小曹極好的印象。因此小曹往后寄件都愛找這家快遞公司。
  然而,2012年武漢分公司的同事告知小曹,該快遞公司寄發的物品,經常出現內包裝已被拉破,粒料撒得到處都是,有的物品甚至斷成兩半,完全無法正常使用。武漢分公司的同事拒絕收件,不僅被當地派送員拒絕,派送員還對他們惡語相向,威脅要全國封殺他們這家公司。
  就此事,小曹找到合作愉快的成都所屬片區派送員,希望就此事幫助處理。但成都方面得答復是,他們管不了武漢的承包商,只能通過總公司予以勸說和協調。成都派送員對此事表示出的無奈,讓小曹也感到無所適從。
  記者也曾與申通快遞成都市南一環片區的派送員打過交道。記者打電話給申通總部要求寄發一份文件,但申通總部發出派送信息后兩三天都無快遞員與記者聯系。之后,記者再一次致電申通總部時,客服人員給了記者該片區工作人員的手機號碼。記者聯系此人時,此人稱從未收到過派送信息,會盡快過來,但一天過去后,該人士仍未上門取件。
  管理松散增糾紛
  由于收件人要求通過申通快遞寄郵件,記者在這期間與該片區的申通快遞人員打過幾次交道,情況均大同小異從來不會在一天之內上門取件,也無任何延誤理由及相對準確的取件時間點。然而,后來記者跟重慶某公司人員聊天時卻得知,他們那個片區的申通快遞服務特別的好,收件和派發都十分準點,態度也熱情。
  相關人士介紹,由于快遞公司各個片區多為承包,快遞公司對承包商只注重業績,鮮有管理。而人員素質又參差不齊,故造成了一家公司,多種服務的亂象。事實上,這種差異不僅僅對快遞公司和快遞行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對客戶的物件安全都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按照快遞公司的管理,派送員需將物品親手交給收件人,若收件人無法取件,派送員需與收件人電話確認物品如何處置是換個時間再派送,還是由其他人代收?然而,一些快遞公司的派送員為圖方便,在比較熟悉的小區、辦公樓派送時卻會直接將物品交由小區物業代收保管,而不通知收件人。由此,真正的收件人則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仍在派送中。這種可能性,還好不過是延誤了收件人真正收件的時間。
  另一種更嚴重的可能,則是物件在收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代收人拿走。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小區對代收快遞物件的管理十分松散,甚至取件人在取件都不需要留下簽字等相關憑證。這種管理極有可能讓物件被與收件人無關的人拿走。
  這兩種可能若發生,皆死無對證、石沉大海。對快遞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了極其不公平的影響。這無疑也會增加不少糾紛,且這些糾紛本可以通過較規范的管理完全避免。
  快遞業仍缺乏監管
  據報道,央視記者暗訪申通快遞的分檢中心時發覺,運送來的包裹不會有任何安檢和抽檢,只會被直接卸到傳送帶上。這里一切要的就是效率,一個60人左右的班次要處理5到10萬票快件,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大不壓小、重不壓輕的碼放原則,快件分揀脫手時不超過30厘米的規矩,在這里根本不存在,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確,能拋多遠就拋多遠。
  分揀工人會時不時從傳送帶上跨過,年輕的分揀工人有時也會互相扔著郵件打鬧。很多郵件由流水線上散落到地上,分揀工人腳踩著郵件,把郵件扔到對面的筐里,這名工人還跳過生產線,直接踩到筐車里面,還一屁股坐到了郵件上。在這個分揀中心,從卸車到分揀,再到掃描出庫,一個快件最少要經過三次拋扔。
  快遞員們都對損壞物件見怪不怪,也覺無所謂。央視記者在另一家廣東的快遞公司暗訪時發現,盡管分檢中心頂棚等各個角度有不下20多個攝像頭,但每天發貨的時候,分揀現場光線相對沒有那么亮,攝像頭照出來的畫面基本分辨不出來誰是誰。
  快遞公司的人員告訴記者,物件破損后若想逃避責任,那就是讓收件人先簽字,因為只要客戶簽了字,就沒有快遞員的責任了。申通公司的人員透露,一些收件人寫得不清楚,無人認領的物件,快遞公司的人員甚至會變賣處理。
  從央視記者的暗訪可以見得,快遞公司對自家分檢中心的管理都形同虛設,要這樣的公司對承包商進行管理,可謂異想天開。這也足見,監管的“真空狀態”不僅由來已久,還在快遞業的各個方面廣泛存在的問題。
  有效監管在于好的政策
  消息稱,2012年12月,央視等多家媒體連續曝光快遞業亂象之后,相關監管部門則立即采取行動開始整治。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主持召開部務會,通過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送審修改稿)》,對管理主體進行補充,并明確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對快遞市場實施監督管理的職責,對開展快遞加盟行為的雙方資質、權利義務關系等內容進行了規范。
  國家郵政局還對媒體曝光的申通快遞進行了調查和約談。2012年12月26日,河南省郵政管理局對南陽申通快遞進行了調查和走訪;2013年1月4日,上海市郵政管理局針對外界反映的公司暴力分揀、客戶信息泄露等問題,也約談了上海申通快遞。據悉,申通快遞在約談當日即提交了整改報告。
  但是,多數業內人士均認為這樣的整治是治標不治本,僅會短時間內有效。所謂的專項整治,就跟相關部門打擊盜版一樣,僅是在電腦城等批發市場內突擊檢查,檢查期間大家都乖乖把違法品收起來,待檢查結束后再擺出來賣。這種路數,老百姓已在各個領域見得太多。
  此外,《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我國境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繳納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標準為國內同城快遞0.1元(每件,下同)、國內異地0.2元、港澳臺1元、國際2元。按去年前11個月業務量計算,這三部分業務收取的郵政基金可達11億元。不少人擔心,目前快遞行業的殺價已十分厲害,如今的亂象正是無序競爭所致,郵政收取“份子錢”極有可能讓快遞公司的負擔雪上加霜,不得不將成本分攤到消費者頭上。
  有人擔心,這僅僅是管理部門一次“生財”之借口。如果是這樣,新政極有可能對快遞行業的規范不僅起不到積極作用,反而會加劇其不正之風。
  有業內人士認為,要根治快遞公司的不規范行為,最重要的是立法,讓法律杠桿來衡量快遞公司的作法正確與否,并可解決消費者遭遇不公后投訴無門的難題。而更多的監管,實際上完全可以交予市場。畢竟,快遞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對于消費者而言,一家快遞公司的服務有問題,選擇另一家即可。
  該人士認為,快遞行業諸多問題的整治,與我國許多行業一樣,需要把政策和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組合拳”來將其升級換代,而非僅靠某一個部門來做。否則,成效就會顯得極為有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