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本月起實施
2013-3-19 10:12:00 來源:中國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今,網上購物成為不少首府市民重要的購物渠道。然而,由于快遞業存在的一些問題,讓一些網購一族心生煩惱。3月1日,新《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辦法對快遞業務的收寄、分揀、運輸等環節都做出了明確規定。采訪中,很多市民表示,新辦法的實施可以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希望這些規定能夠落到實處。
新《辦法》第17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遞快件(郵件),應當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郵件)外包裝完好的,由收件人簽字確認。投遞的快件(郵件)注明為易碎品及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的,企業應當告知收件人先驗收內件再簽收。企業與寄件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對于網絡購物、代收貨款以及與用戶有特殊約定的其他快件(郵件),企業應當與寄件人在合同中明確投遞驗收的權利義務,并提供符合約定的驗收服務,驗收無異議后,由收件人簽字確認。
內蒙古順豐速運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辦法》出臺前,公司對快遞人員進行過培訓,如果外包裝有破損,會告知收件人先驗貨再簽收。采訪中,呼和浩特全峰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辦法》實施前,他們就組織員工對新《辦法》進行了學習,在驗貨方面,如果快件的外包裝有破損,快遞人員會告知收件人當場驗貨。該負責人介紹,當面驗貨當場發現問題方便問題的解決。
提到“外包裝有破損要驗內件再簽收”這一規定,市民來先生表示,這樣可在一定意義上減少糾紛的發生,有利于維護收件人的合法權益,一旦發生內件破損的情況,也可以更好地明確責任。
家住玉泉區儷城的小萱(化名)經常上網購物,說起自己的網購經歷,小萱頗有感慨:“購買的化妝品拆包后發現玻璃瓶碎裂,隨后,我與商家進行了交涉,對方稱很可能是快遞在分揀時造成的,雖然想過維權,但考慮到追究此事頗費周折,只能自認倒霉。”小萱表示,如果快遞一方在操作的時候能注意這方面,自己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記者了解到,新《辦法》第16條、44條規定:企業分揀作業時,應當按照快件(郵件)的種類、時限分別處理、分區作業、規范操作,并及時錄入處理信息,上傳網絡,不得野蠻分揀,嚴禁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郵件)損毀。否則將由郵政管理部門處1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網購一族小王表示,這樣的規定對于規范分揀人員行為一定會起到積極作用,不過,希望此規定能落到實處,真正約束相關人員的行為。
記者注意到,在快遞的表面,附有收件人的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地址、電話、郵編等,地址很詳細,電話也是手機號。
對此,市民劉女士坦言,她也偶爾網購,對于寫著詳細地址的包裝袋,她也有想會不會有快遞人員將信息泄露,一旦泄漏,會不會有人利用該信息進行詐騙。市民李先生也有同感。他說,妻子每次網購后,他總是把寫著電話、地址的外包裝袋剪碎之后再丟掉。他也擔心快遞企業員工拿著這些信息出賣。對此,新《辦法》第28條規定,快遞人員不得實施下列行為,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若快遞從業人員有泄漏客戶信息的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對個人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辦法》實施已經有一段時間,在記者的采訪中,不少市民對此規定并不知情,不過也有很多市民對此拍手叫好。與此同時,市民也希望,規定是好的,希望規定的內容能真正落到實處,起到作用,規范相關企業的行為,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外包裝有破損要先驗貨
野蠻分揀最高罰3萬
泄露信息輕則罰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