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代表:鐵路改革不能影響軍事運輸 國家應補償
2013-3-15 9: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沈陽軍區聯勤部部長李文剛代表針對鐵路政企分開的改革建議:要用法規制度固牢軍事運輸地位,確保軍事運輸指令性計劃的落實,要建立和完善國家補償機制,讓承擔高風險、高要求,高成本軍事運輸的地方企業得到合理回報。
記者 楊祖榮
改革有益鐵路事業大發展
“實行政企分開,進一步發揮了市場機制配置運輸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促進鐵路事業健康、持續、安全發展。我們堅決支持。”軍隊人大代表、信息工程大學政委王義說。
這也是軍隊人大代表普遍的看法。代表們認為,近年來,鐵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保障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人民生產生活需要以及軍事需求,但也存在政企不分、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銜接不暢等問題。改革確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呼聲一直比較高。
“通過這次改革,形成了交通運輸管理新格局,由交通運輸部統籌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加快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國家鐵路局集中精力考慮安全監管,行使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
大量的鐵路運營、鐵路建設、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包括鐵路的統一指揮調度,都由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軍隊人大代表、后勤學院研究員王東明說,改革后,歸政府管的交給政府,歸企業管的交給企業,各司其職,權責分明。
統籌交通運輸體系,軍交事業迎來新機遇
這次鐵路部門改革,對軍交事業發展也是一次難得機遇。
改革的重要意義在于,在大交通體制下可以通盤考慮問題,調配不同的運輸方式,發揮各自優勢,實行合理布局,該水運的水運,該空運的空運,該靠火車運輸的靠火車,該公路運輸的靠公路。
軍隊人大代表、理工大學政委徐朝光說,鐵路要是不進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形成就無從談起。這次改革有助于交通系統“一盤棋”,是好事。
不少來自后勤系統的軍隊人大代表都說,我們應進一步優化交通資源配置,以跨越式發展的創新意識,構建以鐵路輸送為骨干、公路運輸為基礎,航空、水路、管道輸送為補充,科學分工、緊密銜接、高效優化的綜合保障體系,實現多維立體運輸,全面提升軍事交通保障能力的物質技術條件,打造現代化的軍交運輸體系,全面提高我軍戰略投送能力。
新課題:如何堅持“國防優先”原則
作為一個大陸型國家,鐵路是中國交通運輸的骨干力量,也是我軍軍交運輸的“主動脈”。作為國家經濟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標志,鐵路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討論發言中,不少軍隊人大代表提出要未雨綢繆,認真研究此次鐵路部門改革給軍交運輸帶來的一些新課題,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
軍隊人大代表、軍事交通學院政委高尚國認為,按照改革方案,鐵道部將不再保留,由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鐵路的總體調度、運營,那么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我們如今派駐在各省市鐵路局的軍代處,他們將如何繼續發揮好軍地之間的橋梁作用,需要提前研究好,要有一個基本的應對思路。
面對這些新課題,高尚國提出建議:從長遠看還是要加強立法工作,讓軍交運輸保障走上法制化軌道,規范相關各方的責任,使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才是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