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快遞集散地 行業“潛規”待瓦解
2013-3-13 9:16:00 來源:珠江晚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上沖關口附近,坐落著珠海市最大的物流快遞公司集散地,大小公司數十個,記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前后三次深入該地進行采訪,發現行業“潛規”依舊盛行。 第一次采訪
“霸王條款”普遍存在
去年記者走訪其中11家,幾乎家家都訂立了所謂“托運協議”,不少規定具有普遍性,而且以行業潛規則形式出現,如貨品損壞,只能賠付快遞費的三倍,但不按貨品價值進行賠償。此外,快遞公司“野蠻分撿”、“野蠻裝卸”現象嚴重,現場人工操作,幾乎以拋扔方式上下車。而且物流公司極少要求顧客保價,或簽訂保險協議。
第二次采訪
多家修改快遞協議
一年后,今年年初,記者再次走訪發現,經過大半年“三打”與市場整治,原來走訪的11家企業,4家退市,5家修改快遞協議,不再提單方面免責事宜,并已標明保價、保險等聲明,但另外幾家老問題依舊存在。
第三次采訪
“霸王”少了 價格漲了
昨日,記者三度走訪,發現市面快遞業對“霸王條款”危害已心知肚明,并主動告知顧客如何保價。但收費標準不一,普遍價格高昂,如電子類、機械類貨品,保全運輸物流收費甚至高達貨品價值1/2-2/3,少則數百元,多則數千,甚至上萬元,令人望而卻步。此外,“先簽字后驗貨”現象依舊盛行,對消費者權益潛在危害依然巨大。 (蘇振華)
背景
執法者困惑 消費者無奈
據我市消保維權人士介紹,國內目前還沒有專門法律法規針對物流快遞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行業規則影響較大,不合理條款制定人更存在“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給消費者合理消費、依法維權造成了影響,也給執法部門查處案件帶來困惑。國家對物流快遞行業立法監管,勢在必行。 (蘇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