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黃金貿易連續五年實現順差
2013-3-12 9:51: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韓聯社首爾3月12日電 韓國銀行(央行)和關稅廳1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非貨幣性黃金貿易實現了15.89億美元順差。自2008年以來,我國黃金貿易已連續5年出現順差,維持黃金凈流出走勢。
“非貨幣性黃金”是指除了央行外匯儲備中的黃金以外,用于投資、制造電子產品和貴金屬等的黃金,主要在民間領域進行交易。
從1980年至2007年,我國黃金進口規模大于出口規模,基本上每年都出現逆差,其中不包括國民為克服外匯危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捐贈黃金活動的1998年(順差額為23.8490億美元)和2006年(順差額為3510萬美元)。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我國黃金貿易出現3160萬美元順差,2009年這一數值增加到16.7750億美元,2010年和2011年則分別更增加到了14.0340億美元和14.9790億美元。
據分析,金融危機之后,我國黃金貿易出現順差反映出了全球市場的不安情緒進一步高漲,由于黃金屬于安全資產,因此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量劇增,導致其價格大漲。
去年我國黃金出口量為43噸(對香港出口27噸),進口量為13噸。我國年均黃金生產量僅為100-200公斤,去年出口量高達43噸主要是對進口的黃金進行加工后再出口。而出口量和進口量仍有很大差距,很可能是因為消費者紛紛賣出黃金套現。此外,據關稅廳消息,由于我國黃金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2004-2007年走私進口黃金規模達6.8噸,2008年-2011年走私出口黃金規模達1.5噸,該數據未被包括在統計數據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黃金是國家和家庭經濟的安全資產,大量拋售黃金套現會使我國在面臨經濟危機時用黃金來抵消沖擊的空間變小,因此央行在繼續提高外匯儲備中的黃金比重,其規模從2011年的40噸增加到了目前的104.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