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華為中興頻遭美歐貿易調查 商務部已赴歐談判

2013-2-5 10:54:00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臨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歐盟和美國卻不約而同對中國通信設備商華為和中興發起責難。 
  據媒體報道,1月31日,歐盟貿易專員卡爾·德古特提出要求稱,華為和中興須將其出口商品的價格上調29%,德古特還提出,歐洲設備供應商應該獲得中國電信[4.24 -0.24%]市場30%的份額。作為交換,歐盟會放棄對中國公司接受補貼一事的調查。
  同一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華為、中興、三星和諾基亞公司的3G和4G無線設備發起“337調查”,以確定這些產品是否侵犯美國公司專利權,這是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產品發起的第4起“337調查”。
  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解決美歐的貿易調查,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需要通過更高層面的談判實現。
  昨日,據商務部新聞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商務部已有人赴歐磋商。
  歐盟強要中國市場
  商務部已赴歐磋商
  據商務部信息,歐委會于2012年5月24日就召開閉門會議向成員國通報情況,稱已掌握可靠證據證明中國無線[2.23 0.91%]通信企業自中國政府獲得非法補貼,并將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產品主要為中國輸歐基站、天線等無線通信設備。歐委會聲稱,為使歐盟企業免于因提起申請而遭受報復,歐委會將依職權自主發起對中國無線通訊設備發起貿易救濟調查。
  2013年1月31日,歐盟貿易專員卡爾·德古特提出要求稱,華為和中興須將其出口商品的價格上調29%,德古特還提出,歐洲設備供應商應該獲得中國電信市場30%的份額。作為交換,歐盟會放棄對中國公司接受補貼一事的調查。
  如果歐盟裁定中國企業獲得不當補貼,中興和華為將面臨被征收懲罰性關稅的可能。
  對于取得非法政府補貼的說法,華為和中興多次否認。華為表示,在海外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創新,而非價格。中興通訊[10.02 -8.07% 資金 研報]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深港兩地上市公司,中興通訊致力于公開透明的運營,遵守 WTO和相關國家貿易規則。同時,中興通訊是一家全球化企業,一直依靠創新的技術、高度定制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贏得市場和客戶的信任。
  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解決美歐的貿易調查,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需要通過更高層面的談判實現。因為從貿易保護主義的角度來說,這個事情也不是企業單純的事情,而且在中國的很多行業都出現,因此政府的態度與措施尤其顯得必要。
  昨日,據商務部新聞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商務部已有人赴歐磋商。
  美國發起337調查
  華為中興將積極應訴
  在歐盟向華為、中興發難的同時,美國也打出了“專利牌”, 向華為、中興三星和諾基亞公司的3G和4G無線設備發起“337調查”。
  2013年1月3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表聲明說,涉案產品主要是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移動電話、移動電腦卡、移動優盤、個人電腦和其他具有移動功能的網絡設備。聲明說,美國4家移動設備公司今年1月2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上述涉案產品侵犯了該公司專利,要求啟動“337調查”并發布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
  根據“337調查”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啟動“337調查”后,必須在45日內確定終裁的目標時間并盡快完成調查。通常案件需要在一年內作出裁決。如果涉案企業被裁定違反了第337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發布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令。這意味著涉案產品將徹底喪失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資格。
  馬軍認為,很多方面的專利糾紛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按理說都可以通過互相授權和專利購買而達到和解。盡管目前對兩家公司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影響,但一旦裁決中國公司侵權,就比較麻煩。
  對此,中興通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興擁有大量的國際專利,并將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則積極應訴。據記者了解,華為認為InterDigital的申訴沒有依據,也會積極應訴。
  據《證券日報》記者掌握的最新數據顯示,華為在無線領域擁有大量的核心專利。截至2012年12月底,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1,948件,國際PCT?12,453件,外國專利14,494件。共獲得專利授權30,240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型專利。
  歐美同時施加壓力
  中企要保持自身競爭力
  歐盟和美國的共同出手,昭示了華為和中興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市場形勢。
  通信觀察家項立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對于美歐設備商來說,華為和中興對歐洲和美國市場形成很大的沖擊,而美歐設備商在中國的市場也被擠得越來越小,所以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對華為和中興施加壓力。
  馬軍也對記者表示,美歐的調查,從好的方面看,是中國的設備企業在全球有了很強的競爭力,導致了市場格局的變化,從而使得其它的國際設備商日子更加難過,因此需要通過一系列手段來削弱。
  另一方面來說,在國際競爭中需要中國的企業從各種角度盡可能的進行溝通交流,避免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一些不好的形象。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需要多方面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和拓展市場,包括專利以及市場的進入。
  雖然美歐的調查圍剿昭示了更加嚴峻的國際市場形勢,但項立剛認為,現在的通信設備市場,單靠技術已無法稱霸天下,是靠技術、產品、服務的綜合實力。如果中國企業能保持這方面的競爭力,還是會有機會,最終雙方將在博弈和利益的合作互換中達成新的平衡。
  中國企業也表達了這樣的意愿,針對歐盟調查,中興通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中國通信產業的一員和國際通信行業中負責任的企業,中興通訊愿意在WTO規則允許的范圍里,維護中國和歐洲通信產業共同利益和健康生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