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廈門用多個“第一”詮釋兩岸貿易中心優勢地位

2013-1-6 11:11:00 來源:海峽導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批準實施后,廈門市高度重視大陸對臺貿易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全面推進廈門大陸對臺貿易中心的建設。 
  如今,廈門用多個“第一”的成績詮釋著“兩岸貿易中心”的優勢地位:廈門進口臺灣水果繼續穩居大陸最大進口口岸;廈門企業赴臺投資獲批項目數和投資金額均居福建省首位;廈門完成臺灣大米進入大陸地區的第一單,并成為大陸進口臺灣大米的第一大口岸……
  大嶝小鎮:充滿臺味的免稅商城
  金門高粱、臺灣鳳梨酥、阿里山高山茶……走進大嶝小鎮免稅商場,豐厚的“臺味”讓人仿佛置身于臺灣本島。
  在一家主營臺灣特色食品店內,臺商方毅龍正在為進店的游客熱情地介紹著。去年9月6日,作為第一批進駐大嶝小鎮的臺商,方毅龍的店正式開張,現在已經引入了30多個品種在這里銷售。
  “目前每月的營業額在10萬元到20萬元之間。”方毅龍告訴記者,他的客戶來自全國各地,剛來時每月的銷售額不過5萬元,一年多過去,隨著人流量的增長,自己的銷售也隨之水漲船高。
  據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工程一期啟動區,臺灣免稅公園(大嶝小鎮)于2010年5月開工,2011年9月6日建成開業。
  大嶝小鎮項目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由兩個商城 (臺灣精品城、臺灣食品城)、兩條街店式風情街、兩座配套寫字樓、三個廣場(祈福廣場、戲臺廣場、休閑廣場)和一個地下車庫、兩個廣場停車場組成。
  “目前入駐的商戶近200家,其中,臺商直營店面積占40%,臺灣商品占80%。”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經營范圍包括臺灣休閑食品、飲品、調味品、煙酒、茶葉及茶藝、工藝品、創意產品以及特色餐飲、小吃等,經營商品上萬種。
  大嶝小鎮自建成開業以來,人流量、銷售額均穩步增長,并呈現持續升溫態勢。項目開業后,接待參訪團、考察團、媒體采訪團約2000個,游客接待量日益增長,還成功舉辦了臺灣特色鄉鎮展、農產品展、工藝品展、伴手禮展、年貨展銷、旅游購物節、特色小吃節、特色廟會、民間傳統文化交流、體育比賽、中秋旅游嘉年華等活動。
  2012年10月,國務院批準自2012年11月1日起,對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稅收政策進行調整,進入大嶝對臺小額貿易市場的人員每日免稅攜帶入境的原產于臺灣的商品總值,由原定的每人每日3000元人民幣,提高到每人每日6000元人民幣。
  免稅額從3000元提升到6000元,將利于更多的臺灣精品、名品、奢侈品入市,進一步豐富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臺灣商品品種,提升商品檔次,對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標是要建成集商貿、旅游、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獨具對臺特色的商貿旅游綜合體和臺灣民生消費品集散中心。”上述負責人透露,除了大嶝小鎮外,他們正在規劃建設“大陸名品城”,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預計2012年底封頂,2013年開業。
  穩居臺灣水果最大進口口岸
  星期一早上采摘,晚上裝船出發,星期二到廈門,星期三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到。這就是臺灣水果到大陸的上市時間表。
  作為特殊商品,生鮮與否成為水果的最大考量標準,而廈門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自然成為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的最好落腳地。
  對于臺灣水果在大陸的銷售歷程,臺灣農業整合行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溫仁得頗有感觸。他用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解讀了臺灣水果在大陸的滲透。
  2006年,在博鰲兩岸農業產品展銷會上,他極力推薦的臺灣特色水果“文旦”,幾乎沒人認識,也少有人敢嘗試。而現在,這個其貌不揚的水果,一個中秋就可以往大陸發20-30個柜,而一個柜的水果重量達8噸。
  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臺灣水果進口集散市場,位于中埔水果市場旁,占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
  據了解,集散中心內現共有商鋪60間,店面簽約入駐率達到了100%。入駐商家共36家,其中臺商直接入駐23家,承租店面33間,其他商家大多也具備臺資背景。
  “分撥、集散、中轉”,臺灣水果集散中心建成后,已經陸續引進臺灣25個縣市水果供應商、臺灣農特產品經銷商兼境外進口水果經銷商入駐。
  這些臺灣水果經過集散中心的輻射分撥,一方面,進駐廈門各大超市、賣場,并設立臺灣水果專柜;另一方面,利用廈門便捷的海陸空通道,中轉到國內各大城市并設立臺灣水果分撥銷售點。
  目前,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已經在北京、南京、上海、十堰、合肥、海口、燕灤等8個城市設立了臺灣水果特約分撥點。下一步,正在西安、重慶、武漢等中西部城市設立新的特約分撥點。
  多個“第一”詮釋“貿易中心”
  “力爭在建立和完善促進對臺貿易的平臺載體、市場準入和貿易便利化方面探索先行先試,打造貿易體制創新實驗區和兩岸國際貿易合作示范區。”廈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解讀說,“兩岸貿易中心”的規劃,就是力求把大陸對臺貿易中心建成集貿易經濟、電子商務、會展經濟、綜合物流、要素服務于一體,集聚兩岸及全球貿易主體,從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信息交流。
  經過1年多的探索,廈門已經在對臺貿易投資取得了諸多第一的成效。
  2012年1-10月,廈門對臺進出口貿易62.34億美元,其中對臺進口額50.23億美元,位居廈門市主要進口市場第一位。
  6月18日,國臺辦在海峽論壇上宣布開放進口臺灣生產大米后,廈門市商務局、廈門海關、廈門檢驗檢疫局、廈門市發改委等部門加強協調,共同推動臺灣大米進口工作。6月27日,首批120噸臺灣大米自臺灣臺中港運抵廈門并投放市場,成為臺灣大米進入大陸地區的第一單。目前,廈門市已進口臺灣產大米達525噸,成為大陸進口臺灣大米的第一大口岸。
  廈門企業赴臺投資獲批項目數和投資金額均居福建省首位,其中,華天港澳購物有限公司增資6500萬美元投資建設酒店及觀光設施等項目,總投資3.7億美元,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重點對臺投資項目,也是至今大陸赴臺投資的最大批準項目。
  2011年象嶼集團通過公開掛牌取得大嶝一、二期土地29萬,目前已建成項目6萬(不含財政投入項目),在建項目約3萬,尚有未落地的開發面積約20萬(商業12.6萬、物流5萬、文化產業2.4萬)。
  2012年10月,國務院批準自2012年11月1日起,對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稅收政策進行調整,進入大嶝對臺小額貿易市場的人員每日免稅攜帶入境的原產于臺灣的商品總值,由原定的每人每日3000元人民幣,提高到每人每日6000元人民幣。
  海關監管倉庫,建筑面積約1萬m2,是臺灣免稅公園的配套項目,用于進口臺灣貨物的倉儲、分揀、簡單包裝及貼標等,將于201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該監管倉庫建成投入使用后,大嶝市場倉庫容量不足的矛盾便可以解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