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內河航運黃金水道優勢凸顯

2013-1-5 10:00:00 來源:中國公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長江,我國惟一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動脈,世界運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其黃金水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貞c,我國最年輕的直轄市,在船運業的巨變下,成為西部地區的“準沿!背鞘校渤蔀閮汝懙貐^開放高地通江達海的主通道。
  坐擁長江,尤其三峽成庫后,重慶抓住機遇,在國家及相關部委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建設規劃,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促進內河航運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時,制定了在2020年全面完成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具體時間表。2012年,重慶沿著“時間表”節奏,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凸顯。
  這一年,市政府再投30億元巨資建設水運。果園港二期建成完工,全市已形成以寸灘港為代表的一批5000噸港口。年底前,重慶航道總里程達4451公里,居西部第一,三級以上航道里程占長江上游地區的75%。全市港口完成貨運量1.21億噸,新增標準化運力50萬載重噸。
  這一年,“亞洲開發銀行內河航運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中國航運大講壇”與“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總結推進會”在重慶舉辦,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重慶,這無疑是在昭示重慶內河航運的實力與優勢。
  這一年,重慶航運交易所航運信息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重慶航運人才和船舶信息庫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底,航交所累計完成航運交易額35億元,超全年預期目標14%。
  這一年,是重慶內河水運的又一次“大躍進”。
  6月,市交委與長江航務管理局合力推進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啟動長江干線重慶段“數字航道”建設,為重慶四類物資開通過三峽船閘“綠色通道”。該工程的啟動,實現了對重慶轄區內1642座航標的遙測遙控和598.4公里航道的水位監測及預警。隨著數字航道建設穩步推進,重慶境內長江干線、支線航道已經逐漸形成一張緊密聯結的水上“路網”,它們相互配合,相輔相成,使重慶的“黃金水道”更加安全暢通。今年以來,我市轄區水域未發生一般等級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保持了2011年以來連續21個月“零死亡”的安全平穩形勢;全市水運行業已保持了連續111個月未發生一次性死亡失蹤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這一條條快速、便捷的“水上高速路”已然成為重慶“一圈兩翼”經濟帶和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9月,在亞洲開發銀行內河航運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重慶內河航運發展成效受到與會嘉賓的肯定。亞行駐中國代表首席代表哈米德·謝里夫說,“內河航運對重慶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重慶內河航運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10月,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總結推進工作會上,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我國推進內河船型開展標準化工作,重慶成效明顯。重慶的做法,為內河實施船型標準化提供了許多可借鑒的經驗,今后將向全國推廣!
  “三峽船閘的運能提前達到負荷,重慶水運壓力巨大,大力開展船型標準化,淘汰破舊小船,提高船舶在船閘的通行效率迫在眉睫!碧峒按蜆藴驶,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感觸頗深。
  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啟動以來,我市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要求,綜合運用技術、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積極推進。目前,全市貨運船舶平均噸位由2005年的870載重噸提高到2010年的1700載重噸。與2003年前相比,2012年重慶建造標準化船舶所需鋼材,單位載重噸節約了40%以上;全市船舶平均單位能耗,由2003年的7.6千克/千噸公里下降到2.6千克/千噸公里,下降65.8%,平均單位能耗全國最低。全市標準化運輸船舶數量比重達45%,客渡船標準化率達100%,船舶平均噸位增大,運力結構顯著優化,單位能耗明顯降低,內河船型標準化成效明顯。水上普通客船向豪華郵輪轉型,促進了長江三峽黃金旅游帶的形成。
  梁雄耀頗為自豪地說,為早日建成“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市交委干了很多實事,認真貫徹國發2號文件精神,爭取市政府出臺了“市級財政保障的水運發展資金從每年2億元提高到5億元”、“通過航交所平臺完成的航運業務收入實行免征營業稅”等8條分量重、措施實的扶持政策,新增港口貨物和集裝箱通過能力1500萬噸、100萬標箱,分別達到1.45億噸、300萬標箱,港口通過能力占長江上游地區的70%。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作用已初步顯現。
  下一步,重慶將加大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發展專業化、大型化、標準化船型,力爭到2015年全市船舶總運力達到750萬載重噸,5000噸級船舶成為主力船型,貨運船舶平均噸位達到2000載重噸,船型標準化率達到75%。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