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重振多邊貿易體系
2013-1-30 10:53:00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去年9月末,在世界各地普遍經濟低迷之際,參加世貿組織(WTO)日內瓦會議的經濟學家們調低了預測。2012年,全球貿易擴張幅度將不會達到先前預測的3.7%,而是只會擴張2.5%。2013年的增幅預測也被調低,由5.6%降至4.5%。
這是全球經濟的持續麻煩——從發展中國家的低增長,到部分新興國家的增長放緩——削弱全球貿易復蘇力度的最新跡象。在此前2008/09年的金融危機中,全球貿易大幅下滑。
在世貿組織(WTO)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看來,這一最新跡象表明,必須采取額外的政策手段,才能使全球貿易“發動機”加速運轉!靶枰扇「嘈袆,”拉米表示,“我們需要各方再度承諾重振多邊貿易體系,以重獲亟需的經濟確定性!
拉米在世貿組織的任期將于今年8月底結束,可能接替他的有9位候選人——其中,亞洲和拉丁美洲各3人,非洲2人,新西蘭1人。
但是,不論未來誰來接替拉米,新的WTO掌舵人都將面臨同樣的艱巨挑戰——從早已失去勢頭的10年多哈回合談判的灰燼再生,推動各方為達成一項多邊貿易協議而共同努力。
美國財政部前官員、現在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的加里•赫夫鮑爾(Gary Hufbauer)表示:“有個很大的問題是,中國、美國、歐盟(EU)、巴西和印度等大國是否真的愿意付出努力,讓多哈回合談判結出它所能結出的果實!焙辗蝓U爾補充道:“美國明顯在這方面一直保持著沉默,但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長期以來,外界對重啟多哈回合談判的預期一直不高——至少不會在今年12月各國貿易部長匯聚印尼巴厘島,舉行下一輪WTO峰會之前重啟。更可能出現的局面是,全球貿易議程的某些要素,比如達成《國際服務業協定》(International Services Agreement),有可能實現“單兵突破”。
旨在推動貿易自由化的華盛頓游說團體——美國對外貿易委員會(NFTC)主席比爾•賴因施(Bill Reinsch)表示:“我們認為,今年各方將進行頻繁的磋商,但未必能敲定許多方案!
為了在近乎流產的多邊貿易議程中闖出一條新路,許多大國都在以地區合作方式填補空白,并在放寬市場準入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比如,正在磋商構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文萊、智利、馬來西亞、新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和美國——指出它們在去年12月新西蘭談判之后取得的進展。那次談判第一次把加拿大和墨西哥吸收進來。第16輪磋商將于3月在新加坡舉行,樂觀人士希望今年底前能簽署一份協議,不過這可能是一廂情愿。
可以說,更具雄心的項目是達成一項歐美貿易協議,把兩大經濟體通過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聯系起來,為保護知識產權(IPR)等方面的措施制定出標準。由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和美國貿易代表羅恩•柯克(Ron Kirk)領導的一個工作組,預計在本月宣布啟動正式談判。不過,在草擬一份協定方面仍存在多項艱巨的挑戰,協定不會在短期內達成,許多人認為此事今年內根本沒有指望。
與此同時,盡管存在一些地緣政治緊張,但中日韓三國正為簽訂三邊貿易協定做準備工作。赫夫鮑爾表示:“中日韓達成貿易協定,可能是2013至2014年間的一件大事。此事目前看來似乎遙不可及,但如果這三個國家決心向前推進,就很可能帶來重大的突破。”
在這些旨在推進地區貿易融合的努力取得進展之際,世貿組織、全球貿易官員和專家,以及商業團體都在密切注視相關國家是否將弱化一些旨在保護國內產業的措施。近年來此類措施大行其道,導致有關保護主義的指控。此類政策破壞了貿易關系,導致貿易緊張升溫,包括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內部。
拉米表示:“現在,世界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就是保護主義加劇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