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不配套:物流運輸業“營改增”稅負不降反升
2013-1-30 10:47:00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旨在降低流通領域負擔的10項措施。措施第7條提出,“加快推進營改增試點”。而在目前的物流運輸業,物流運輸企業可能對“營改增”擴圍的消息卻感到不安——“營改增”帶來物流運輸企業稅負上升的問題在此方案中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在營改增試點剛剛推開的廣東、湖北等地,“營改增”帶來的稅收大幅上升讓企業痛苦不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表示,國務院此次研究通過的10措施中,“營改增”的內容在物流運輸業很受關注。他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營改增”試點中斷了物流服務業此前致力推進的稅率統一,短時間內對行業稅收繳納影響較大。
稅負不降反升
國務院研究通過的10項措施旨在對物流運輸業減負。涉及水電價格調整、零售商與供應商交易監管、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等諸多方面。其中在財稅政策方面提到,“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降低物流企業負擔”。
對于全國的交通物流企業來講,“營改增”的政策走向都會引起他們的足夠關注。“營改增”試點地區的物流運輸企業,關注著補貼政策的走向;而未試點地區的物流運輸企業則關注著試點推進的速度,疑慮“營改增”是否會帶來稅負大增。
1月23日,廣東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委員溫洋對廣東的“營改增”提意見,指出“物流業其本來就不高的行業盈利水平,在‘營改增’后稅率大幅提高,稅收負擔明顯加重,雪上加霜”。廣東省是去年11月開始的“營改增”試點,目前已有2個月時間。
廣東等省交通物流企業在增值稅試點2個月后,表現出了憂慮和不安。用當地一位物流企業老板的話說:交通運輸行業由原來3%的營業稅,變成現在11%的增值稅,就算一些成本可以抵扣,但算來算去,最后仍然會比以前多繳不少稅。
湖北省的物流運輸企業面臨著同樣的境況。近日,武漢物流協會將一份請求報告呈報給該市決策部門,希望能參照外地經驗,給予大型運輸企業財政補貼,補償因稅負增加帶來的成本壓力,避免提漲運價。
自去年12月1日起,湖北省正式在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中啟動“營改增”試點。截至目前,武漢市試點“營改增”不到2個月。
武漢市大道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是湖北省內大型物流企業,可調配車輛200余臺。“從試點一個月的情況來看,公司稅負增加67%。這其中多虧了有公司新近購置的兩輛運輸車用于稅額抵扣。”大道物流財務部主管肖新平說。
談到“營改增”的影響,肖新平說,試點以前企業按差額的3%繳營業稅。“營改增”以后,不但稅率提高了,許多以前可以提供稅額抵扣的外包業務,因小運輸企業或個體戶無法提供交通運輸專用增值稅發票,這部分額度也將不能抵扣,企業“雪上加霜”。
武漢市東西湖區是大型運輸企業比較集中的區域,該區注冊的物流公司超過500家,除了小型運輸企業繳稅稅率從5%降至3%,稅負減輕外,其他大型運輸企業在此次“營改增”試點中稅負都出現增加。
目前武漢市物流協會已經遞交了調查報告,等待回復。該市物流協會相關人士表示,希望武漢市能夠盡快參照上海、北京等先期已試點“營改增”城市,給予大型運輸企業財政補貼。
然而,實施財政補助的地方企業也有不安。上海市某物流企業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對“營改增”試點過程中稅負增加的企業,實施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只是權宜之計,每個地方的財力狀況不同,也就意味著這種補貼不具有普適性。
江蘇嘗試統一低稅率
近日江蘇召開了全省財政工作會議,會議研究決定從今年起徹底解決“營改增”改革中涉企稅負增加的現象。
作為“營改增”中首個以省級為單位進行試點的省份,2013年1月是江蘇試點納稅人申報繳納增值稅的第一個月,但在2012年的實踐中,約有10%的企業稅負不同程度的增加。
“根據中央和省級統一協商的結果,在交通運輸物流業,將全部執行一般納稅人的簡易征收辦法”,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劉捍東在會上透露。
執行這項規定,從計稅的方法看,意味著交通運輸物流業在“營改增”中的增值稅率為3%。劉捍東強調,此舉可極大降低該行業稅負,“營改增”中不再需要財政資金的扶持。
據了解,江蘇此次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行業涉及交通運輸業(使用稅率11%)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除有形動產租賃適用稅率為17%外,其余適用稅率為6%)約有10大項40個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