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是劫貧濟富
2013-1-30 9:35:00 來源:搜狐財經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今年國慶節,政府開始推出高速公路免費政策,結果造成多個地方嚴重擁堵,有些路段甚至擁堵長達 40公里,幾乎變成“停車場”,可就是這樣,政府還說在春節期間將繼續維持免費政策。一個弊端明顯的政策,為什么會得以維持? 薛兆豐:我不清楚具體的決策過程,但背后的民意基礎,卻是比較清楚的。人們把這一政策,看作是“為民辦實事”或“向老百姓讓利”的舉措。這仍然是一種傳統的看待官民的角度,即統治者的任務,就是在老百姓中“分配”好處,過年過節就多給一點。
但我不這么看,我的眼里,社會并不是由老百姓和政府這種簡單的授受關系構成的。相反,它是一個由“交易”關系織成的復雜網絡。具體而言,高速公路是由某些人建成的,財政負擔是落在某些人身上的,這些人是包括納稅人在內的各種出資人,他們是人民;另一方面,免費享受道路的是另外一些人,也是人民。政府這種“為民辦實事”或“向老百姓讓利”的舉措,實際上是通過扭曲人民內部的利益關系,來給自己增加功績。
這一政策產生了許多事與愿違的結果,造成了許多不該產生的不公平。比如,真正貧窮而乘坐大巴的旅客,不僅得不到票價的優惠,而且被迫堵在了路上,還失去了他們已經付了錢要購買的便捷服務;貨車也得不到優惠,這導致購物和投寄快件的公民也受損了。為什么只讓自駕的公民得益,而讓其他公民受損?
我們剛才談到,越是接近“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安排,在這里是越是接近“用者自付”的原則的安排,才是最有效率的安排。而這項所謂的讓利措施,效果卻是相反的。這不禁讓人想起“戴瑞德定律”,即任何政府針對窮人的補貼措施,最終都會讓中產階級得益,而由極窮者和極富者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