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優化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2013-12-4 9: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為提高城市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促進節能減排,財政部、商務部今年聯合啟動了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作。鄭州市被確定為2013年全國15個試點城市之一,目前相關調研及前期籌備正在有序開展。
據該局商貿處負責人介紹,城市共同配送是在城市范圍內,涵蓋商業流通企業、生產加工企業和物流配送等企業,面向城市,以商業活動、居民生活和都市工業等行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各種合作方式,對配送資源進行整合和規劃,共同針對城市某一區域內多個用戶的要求,統籌安排配送時間、次數、路線和貨物質量,提供多功能增值服務。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作旨在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現代流通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按照“分類推進、重點突破,資源整合、綠色環保,注重效率、提升服務,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原則,合理規劃城市物流節點,優化物流組織配送方式,應用現代物流技術,培育一批城市配送示范項目,推進城市配送專業化、社會化、信息化、網絡化發展,努力構建布局合理、運行有序、綠色環保的城市配送服務體系。(鄭州日報)
縱覽點評:
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是一個耳朵磨出老繭的話題。這個“老”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最后一公里”是物流企業一個老大難問題。物流企業運營成本高居不下,“最后一公里”的“貢獻”不小。不少企業正通過各種方式試圖降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如順豐、韻達等快遞公司與便利店和超市合作,設立自提點;申通斥資在社區和學校建立快遞存放點;阿里巴巴、京東等主流電商以不同形式開展快遞自提業務。二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長期以來重視“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但是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對于這種“只見雷聲,不見雨來”現象,有分析人士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優化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政策出臺后,相關部門無法形成合力,這大大制約了利好政策的實施效果。 (隋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