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東盟覓商機
2013-12-3 11:08: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3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10年來,中國已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東盟作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的地位也不斷鞏固。中國和東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自由貿易區,開創了黃金十年。”
11月30日舉行的博鰲亞洲中小企業發展論壇2013年年會的分論壇上,商務部亞洲司副司長宋耀明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蓬勃發展為中國中小企業帶來了商機。由于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發揮的活躍作用,中小企業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利用程度如何,決定了自貿區實施的最終效果。
對此,與會人士認為,中小企業要重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機遇,用好自貿區的優惠政策。中國將繼續深化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同時,在當前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步履維艱的情況下,借力東盟,與東盟國家合作,可以作為企業進入歐美國家的跳板,是走向世界的最好途徑。
重視東盟共贏發展
“在目前的國際貿易形勢下,自貿區談判和多邊貿易體制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格局的兩條平行線。”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寶榮表示,我國中小企業若要進軍國際市場、向外發展,應更加關注和重視自貿區,尤其是與我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也是雙邊貿易受益最多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小企業要了解國家自貿區的談判情況,充分利用自貿區的優惠政策。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90%的貿易產品,約7000多種商品享受著零關稅的待遇,為企業開拓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劉寶榮說。
為了提升中國和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宋耀明指出,中國倡議盡快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升級版的自貿區將進一步降低關稅,采取削減非關稅措施,開展新一批與投資貿易、服務貿易領域相關的談判,提升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此外,雙方將加快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雙邊多邊貿易規模,大力推進在東盟地區建設中國企業開發的境外經濟合作區,以及搭建中國和東盟經貿友好交流促進的合作平臺,聯合主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力爭到202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并使東盟國家從區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增長中更多受益。”宋耀明說。
借助東盟走向世界
“世界貿易的格局中,雖然尋求貿易合作是主題,但在區域范圍內都存有市場準入的規則。從IT到光伏,再到食品,發達國家的很多行業都對境外企業進入有所限制。”美國美中經濟貿易促進會會長烏巴特爾說,這就讓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顯得步履維艱。“如何讓企業既可以分享世界貿易的機遇,又能回避區域性保護主義的限制,東盟國家可以成為中小企業進入歐美國家的跳板。”
烏巴特爾表示,東盟國家有較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新加坡、馬來西亞與發達國家暢通的貿易通道更值得中國中小企業加以利用。“目前歐美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并不順暢,如暖水蝦被反傾銷,棉花、紡織品等都存有出口配額限制。如果中國企業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框架下與東盟國家合作,投建工廠,再從與歐美沒有貿易壁壘的東盟國家把產品轉口到歐美,就可以把劣勢變成優勢,建設一條走向世界的最好途徑。同時企業還能獲得接觸國際市場的更多機遇。”
對此,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翁忠義表示,馬來西亞作為中國在東盟中最大的貿易伙伴,愿意為中國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機遇,幫助其走向世界。“馬來西亞目前也在著手經濟轉型計劃,確定了12個關鍵行業,包括批發零售、旅游、商業服務、電子、教育、保健等,這些行業均希望中國的企業參與建設,期待中馬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