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購逐漸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時,與之配套的消費服務也成了消費者投訴的熱點。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昨日發布的11月消費投訴月報中顯示,今年11月深圳市、區兩級消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414宗,是前10個月平均值的3.5倍。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1.96%。在增加的投訴中,有1/3為網購投訴。
統計數據顯示,11月投訴量大增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主要有快遞服務、移動電話機、家用轎車、駕駛培訓、移動電話服務和便攜式計算機,增幅均超過150%。其中,移動電話機的投訴仍集中在質量、售后維修、假冒偽劣等方面。而定制機的質量問題和網上低價購買到假冒手機的問題,則成為投訴的新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約九成被投訴的商家在工單登記中無詳細地址,深圳消委會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核實工作,導致處理投訴時間增加,影響投訴辦結率。
針對10月28日以來投訴工單量大增的情況,深圳消委會對投訴部工作進行了適度調整,改革網購投訴處理模式,將更多資源轉向對更具普遍意義的專業性問題、熱點投訴行業、投訴大戶進行數據分析和研究,促進行業自律,從源頭減少消費糾紛。
同時,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消費糾紛調解工作。11月25日,首位律師專家馮江參與了深圳消委會的調解工作,協助調解7宗投訴,對20宗投訴提出調解意見。市消委會目前已形成每周三次律師參與市、區消委會調解的制度,并將逐步引入更多的社會專業人士參與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