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縮減QE對全球經濟體意味著什么
2013-12-19 10:42:00 來源:新浪財經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周三將決定是否開始縮減其大規模的債券購買項目,無論決定如何,其影響都將是全球性的。
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量化寬松項目幫助避免了全球經濟以更大幅度下滑,廉價及充沛的美元供應也幫助提振了全球資產價格。
即使是平常時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也具有全球影響力,因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被普遍用于全球貿易結算。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這一事實也影響著其他地區融資成本的預期,如果美國正在復蘇,市場的假設是其它地區的經濟增速和利率也將走高。
然而,盡管美聯儲或認為美國經濟狀況符合開始逐步結束非傳統貨幣刺激措施的條件,縮減QE對其它地區的決策者來說仍將是個頭疼問題。
高頻經濟經濟學家魏因伯格稱:“美國利率上升就不受歡迎,世界其它經濟體就是沒有準備好迎來更高的融資成本。”
歐洲央行/英國央行
美聯儲討論放緩債券購買步伐為其它央行的工作增添了難度,因為這將推高其它地區的利率。量化寬松項目使得美聯儲目前成為13.6萬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國債市場中的最重量級玩家,該市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礎。
美國國債市場的重要性意味著,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發出的縮減QE的暗示不僅推高了美國國債收益率,也推高了全球的政府債和公司債收益率。為此,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夏季均向市場和公眾給出了所謂的前瞻指引,稱他們尋求保持極低的利率不變,直到他們對經濟健康狀況抱有信心。
目前,由于長期融資成本持續走高,前瞻指引取得了有限的成功。部分原因是兩大經濟體數據都較好,歐元區已經擺脫了連續六個季度的衰退,而英國數據顯示復蘇好于預期。然而兩經濟體的經濟狀況都不如美國強勁,如果融資成本與美國同等速度攀升,兩地將陷入困境。
政府
美聯儲縮減QE使外國政府面臨兩大問題:首先,縮減QE使融資成本上升,其次,這些國家還是美國國債的主要投資者。
歐元區國家和英國的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伴隨美債收益率攀升,盡管其央行公布了前瞻指引。花旗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近期在研報中稱,他對潛在指引或其他政策工具是否足以應對該趨勢持懷疑態度。
Sheets稱:“我們預計,美國貨幣政策最終收緊,及相幫的美國長期利率上行趨勢,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
目前,美聯儲每月購買450億美元美國國債,其放緩購買步伐的傾向已經使國債價格下跌。超過40%的5.6萬億美國國債為美國之外國家或個人公司持有,大部分為外國政府持有。外國央行,尤其是持有美債規模巨大的國家,如中國和日本,一旦美聯儲開始撤離市場,他們將承受損失。
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融資機構一直是發達經濟體大規模債券購買項目的主要受益者。
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流向至新興市場的跨境貸款飆升2670億美元至估算的3.4萬億美元,季度增長幅度創下新高。新興市場大型公司也利用了廉價的美元,它們通過公司債市場為海外擴張融資。
自從5月QE縮減討論加劇以來,這一趨勢發生了逆轉,據EPFR數據,投資者6月初以來從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撤資251億美元,證券基金撤資額也高達293億美元。
發達經濟體未來數年將重返高利率的預期,尤其影響到印度等有著大規模經常帳赤字的脆弱經濟體,盧比已經大幅貶值。盡管如果增長強勁,銀行對新興市場貸款能夠保持強勁,量化寬松的結束及發達國家最終利率上升或將減緩跨境資金流動步伐。
企業
公司,尤其是那些能夠輕易進入債務市場的公司,是美聯儲和其它央行債券購買項目的主要受益者。
垃圾債收益率降至6%以下,去年債務發行規模飆升至記錄新高。類似政府,公司融資成本在暑期上漲,因為對美聯儲或很快升息的預期升溫。
隨著更高的官方利率推高公司債收益率,這一趨勢將持續。
高頻經濟的魏因伯格稱:“公司融資成本將上升,這將使各處的盈利承壓。在美國,縮減QE將達到其目的,及去除泡沫。這在美國或是合適的。但對于歐洲和日本的公司,更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