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信息孤島”,走向“全面整合”?
2013-1-19 10: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山西省煙草公司物流管理處 王燕軍
我國煙草商業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到目前為止共經歷三個階段的發展歷程。第一個階段是以“業務流程、文檔票據電子化”為主要特征的初步搭建信息化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以線路優化系統、數字化倉儲系統、一號工程系統、復合式分揀系統為代表信息系統分散搭建為主要特征的“信息孤島”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以“整體規劃、數出一門”為主要特征的系統整合階段。當前行業許多商業企業都處于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邁進之中,如何實現這一跨越呢?本文針對這一問題,結合工作實際進行粗淺分析,權且當做拋磚引玉,為行業商業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煙草商業企業物流信息化發展現狀
國外煙草行業以客戶為中心的物流信息系統建設起步早,水平高,相對比較成熟,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相比之下,我國煙草行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雖然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過程中,一些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逐漸凸現出來,成為影響行業向現代物流轉變的嚴重障礙。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各省 (市)煙草物流發展不平衡。從全國范圍來看,東部沿海省市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水平較高,中部特別是西部的建設水平則相對落后,還處在第二階段。在2009年煙草行業網絡建設現場會上,江蘇省徐州市向全行業展示了以設備控制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卷煙打碼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為子系統的物流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統一,使卷煙采購、入庫、倉儲、分揀、配送各環節都實現了精細化管理,確保了流程自動化、管理數字化。
二是認識不清。一些商業企業,把信息化建設僅僅理解為簡單的操作,沒有意識到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程,導致系統根本無法為管理層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也無法為計劃的制定提供及時正確的信息。
三是開發不到位。在行業物流發展已經從“建物流”到“管物流”轉變過程中,缺乏整體考慮,系統思維。所開發的系統功能有限,各環節信息溝通不暢通,缺少本系統、跨系統甚至跨行業的整體規劃與合理利用,缺乏覆蓋整個全局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統,存在嚴重的“信息孤島”現象。
四是物流標準化水平落后。統一標準的缺失影響了物流一體化和信息化建設,造成貨物流通和信息交換不暢、流通環節多、速度慢、費用增加,降低了物流系統的效率和效益,制約著煙草物流體系的快速發展。
五是資源未能實現優化組合。行業現有商業企業的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多是以本企業為中心,單獨開展物流業務,與工業企業信息系統的整合不夠,與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沒有實現充分信息共享,在物流的各個環節也是各自為政,缺乏整體規劃,經常出現“跑空車”的現象。例如,筆者所在省份的一家商業企業,當前用到的物流信息系統有七八個,分別由不同的軟件開發商開發,也就導致軟件之間的協調性、數據之間的交互,存在很大的問題。
物流信息系統功能層次分析
處于物流系統中的不同管理層次的物流部門或人員,需要不同類型的物流信息。因此,一個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統應具有以下幾個功能層次,從下到上依次為業務處理、管理控制、決策分析層。
(一)業務處理層。主要是指物流信息系統的日常處理工作,包括系統管理、數字化倉儲管理、分揀作業監控,卷煙配載管理、在途管理,綜合調度等。業務處理層的特征是:格式規則化、通訊交互化、交易批量化,以及作業正;T跇I務處理層上,主要強調物流信息系統的效率。
(二)管理控制層。管理控制層要求建立物流信息系統的特征值體系,建立控制與評價模型,制定評價標準,并根據運行信息監測物流供應鏈的運行情況。管理控制一般所關注的是中期的、戰術上的問題。特征值體系包括成本費用、客戶服務、生產率以及質量指標等。如:單箱倉儲費用(成本衡量)、卷煙周轉時間(資產衡量)、客戶投訴率(客戶服務衡量)、單位時間分揀卷煙數量(生產率衡量),以及客戶感覺(滿意度)等。
(三)決策分析層。建立各種物流系統分析模式,協助管理人員鑒別、評估和比較物流戰術上的可選方案,對行業商業企業來說,應當包括:配送車輛、分揀班組日常工作計劃、庫存管理、配送以及有關業務作業的成本——收益分析。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與管理層不區別的是,決策分析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評估未來戰術上的可選方案,更多地強調有效性(EFFECTIVINESS),而不是效率(EFFICIENCY)。
物流信息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作為商業企業物流信息系統,主要是負責卷煙的倉儲、分揀、配送及物流配送中心整體運營過程的適時管理和控制。筆者認為,一個較為完整的商業企業物流信息系統應該能夠實現以下功能:
(一)集中控制功能。主要對卷煙物流倉儲、分揀、配送全過程進行監控。主要包括:業務流程的集中管理、各環節的流程管理、各環節的責任管理、各環節的成本管理、各環節的物資管理、統計報表管理,通過對各環節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得出指導企業運營的依據。
(二)配送管理功能。主要是配送域優化及自動配載、配送在途管理兩個方面。配送域優化及自動配載主要是通過系統定期按規則自動優化生成配送區域,動態生成送貨線路及線路車輛配置。配送在途管理是利用GIS和GPS及GPRS無限通信技術,對卷煙配送全方位、全過程實施監控。
(三)倉儲管理功能。通過利用儲位布局優化、智能尋址、數字化指引等技術,針對貨物的入庫、出庫、在庫進行管理,實現對入庫業務、在庫業務、出庫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對托盤、庫區、貨架、貨位、條碼、批次及物權的有效跟蹤。
(四)統計報表管理。這是物流信息系統中最主要的信息輸出手段,是企業決策者和相關利益主體了解物流運行狀況的依據。要求既可以提供動態的統計報表功能——即決策支持系統,也可以提供多種特定的統計報表,如卷煙庫存報表、卷煙出入庫報表、業務量分析圖、定期經營情況總結報表等。
(五)成本管理。根據國家局、省局有關物流配送中心成本管理標準的要求,對物流成本費用從預算、核算、分析3個維度進行管理,實現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其中預算管理應包括預算申報批復、執行跟蹤、綜合預警等,費用核算可按照倉儲、分揀、直送、中轉等物流環節進行細化,實現成本費用單元歸集,核算;分析是抽取能夠直觀反映物流運行成本高低的指標進行多維度對比分析,得出費用控制的難點、重點和疑點,生成費用控制明細,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和人員。
(六)資源管理。系統應當能自動記錄各類設備的維護保養的時間和要求,生成維護計劃,提示維護人員進行維護,自動分析每次設備維護情況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實現對設備的有效管理;對車輛信息備案與變更、車輛審查、車輛安全記錄和車輛維修以及車輛年審、保險到期、養路費到期提醒、車輛保養醒、運管年審等的預警提示,實現對車輛的全面管理;對物資采購、入庫、出庫、領用等環節實時記錄和系統管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七)運營監控。利用GPS等設備監測倉儲、分揀、配送環節實時作業,提高各環節作業效率,根據預先設置的預警條件,當異常情況到達警戒線時系統自動進行預警。如在庫卷煙數量超過一定期限的預警。
(八)綜合分析。通過預先設定指標,對物流運營的各個環節從不同的緯度(時間、效率、成本)等進行狀況分析、變化趨勢分析、影響因素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多種分析,及時為物流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