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淘金”電子商務勝算幾何?
2013-1-16 9: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曹亞慧
自2012年1月1日,中石化推出了B2C網購平臺易捷網以來。中石化的電子商務嘗試,正在無聲無息中加速推進。2012年12月12日,中石化廣東石油公司再度發力,推出了針對用油客戶需求專門定制建設的購油綜合服務平臺以及針對車主的非油品需求傾力打造的綜合性B2C網購平臺,將廣東石油下轄的2000多個加油卡網點、1900多個易捷便利店和100多個直銷批發營業廳的產品和服務搬到了網上。除了滿足車主網上購油的需求,易捷網還推出了上千種單品,包含汽服產品、特產、百貨等。這被看做是中石化加碼向電子商務領域延伸的一個信號。
然而,業界質疑:電商的主要優勢是價格的優惠,以目前石化雙雄對市場的長期壟斷,使得網上買油也不便宜,無疑是失去了價格優勢的電商。對于中石化這樣的傳統企業來講,雖然中石化還力圖在地方特色上尋找突破,賣一些地方特色產品。但基本上,與一般的B2C網購平臺比都沒有什么過人之處。市場怎么開拓?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中石化旗下各省分公司逐步推廣此電子商務——既賣油又賣百貨的模式,面臨著諸多挑戰和疑問。
筆者接觸的一位業內人士就指出,雖然中石化有的是錢,但目前電商普遍性虧損,中石化想進入這一領域“撈金”并沒有多大潛在的優勢。而且,與其他電子商務網站大張旗鼓的宣傳、推廣相比,中石化電商布局超乎尋常地低調和安靜,只有部分辦有中石化加油卡的顧客知道這個網購平臺的存在,很難吸引眼球。此外,不管是以加油站為核心做大便利店,還是借助營銷網絡平臺探索發展電子商務,中石化寄希望非油業務成為其新的利潤增長點無可爭議,但據上述知情人透露:“目前中石化便利店大多處于虧損狀態,因此,只能說電商行業又擠進來一個‘燒錢的’。”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石化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目前僅僅有的優勢在配送方面。中石化擁有遍布全國的配送網絡以及一流配送服務團隊,與一般電子商務網站比,物流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由于中石化各個地區的銷售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依托于此來做電商產品的集中配送,將可以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但這種優勢目前還僅僅集中在油品配送方面,很難嫁接到百貨配送方面。”
目前,中石化易捷便利店非油商品基本上依靠當地的一些大商場進行配送,依托當地大型連鎖超市完善的物流體系,完成加油站便利店商品的配送和退換貨流程,付給當地超市物流部門一定的傭金外,不需要資金、設備投入。然而,由于中間產生了一定的配送費用,易捷便利店商品價格就普遍高于其他商超價格。而要想改變這種不利現狀,中石化只有建立中央倉和地方二級倉,實現廠家直接進貨,減少商品輸轉的次數;同時還必須打造非油商品“倉到店”一體化物流倉儲、運輸、配送體系,這樣才能節約商品從倉庫到零售店中間環節的各項成本,而這必須擁有獨立而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
據了解,包括安徽分公司在內的中石化各地分公司,紛紛在打造非油品中央倉,集中物流優勢。不僅如此,中石化也探索借力第三方物流完成非油業務。2011年3月,中國石化貴州石油分公司與貴州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簽訂中國石化“易捷”便利店一體化合作合同。貴州省郵政速遞物流公司為中國石化貴州石油分公司全省所屬加油站“易捷”便利店提供物流配送一體化服務。由此可見,中石化在油品物流方面領先的優勢并不能撐起其非油業務物流藍圖,進軍電商之后還需要進行新一輪物流整合。
易捷便利店的數量是龐大的,而做電子商務的配送業務更是龐雜的,如果采取各自為戰的方式進貨和配送,容易造成庫存管理的混亂和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進行統一的配送和購進,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物流鏈條。
盡管目前中石化的便利店數量已經躍居中國便利店連鎖門店數量第一,其銷售網絡也成為了全國最龐大的便利店零售網絡。不過,僅憑賣油積攢的一身優勢和巨大的資本就想在電商上占一席之地,未免太過天真。在電商風起云涌、競逐激烈的今天,中石化借力便利店網絡和還未完全整合成功的非油物流服務網絡發展電商,這樣的情形讓人不免唏噓。“加油站+便利店+網絡平臺”的模式,執行方式看似很簡單,然而,要配合這些業務,顯然并非易事。盡管中石化擁有龐大的油品運輸體系,現在他們需要打造一個新的產品配送體系和一個龐大的配送計劃。進軍電子商務之后,既需要調整產品供應鏈這條線,又需要進行倉儲整合,同時還需要著手解決網絡售后及配送問題。真可謂前路漫漫,道路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