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快運通過iData物聯網技術應用實現運輸全程可視化管理
2013-11-4 10:45:00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快運)是鐵道部直屬大型國有專業運輸企業。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注冊資金26.08億元,公司設有18個分公司,擁有8個控股子公司。在全國670余個大中城市設有2030個營業機構,門到門配送業務達到近900個城市,形成了國內覆蓋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專業快運經營網絡。
公司為了有效管理公司貨物運輸情況,跟蹤貨物的在途狀況,決定通過信息化手段,運用iData移動手持終端的攝像頭和一維/二維條碼掃描功能,對行包上的條碼進行掃描,并對行包進行拍照,并通過iData移動終端的無線通訊功能,將行包在裝車、卸車、內部倉儲、轉運等過程中的動態信息實時上傳到管理后臺,使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查詢掌握行包的運輸情況,實現對快運物流全程可視化管理。
自2010年底開始部署iData移動終端至今,業務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從最初利用iData移動終端的攝像頭功能進行數據采集,到后期隨著條碼的普及,開始利用iData移動終端的條碼采集功能進行數據采集,目前已經實現了全程業務數據自動化采集,無線傳輸,實時查詢,遠程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節約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極大地避免了人工數據錄入可能帶來的錯誤,減少了數據管理耗費的精力,運輸車輛合理調度,有效提高車輛使用率。
物流行業是物聯網技術應用非常集中的行業,物流即指物品的流通運輸,物品在發生位移的過程中,人們需要了解并掌握很多物品的信息,例如物品的品類、數量、運輸路線、物品接收人等等,物品是不會說話的,在大量的物品需要流通的時候,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物流行業就顯得異常的重要。通過條碼技術、RFID技術、紅外感應、GPS等各種標識感知技術,我們可以精準快速地了解到物品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為物流行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物流的效率,精準度,為整個物流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手持終端設備作為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基礎設備,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物流行業。快遞員的收件和派送,倉庫貨品的出入庫及庫位管理,運輸車輛的定位跟蹤等等。
我們以快遞行業為例,在快遞行業中,每一個快件都貼有一張快遞面單,每個面單上都有一個唯一的條碼,快遞員在收件時對面單進行掃描,手持終端設備將面單上的條碼掃描進系統,生成相對應的快遞單,快遞員將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快遞的物品信息等都統一輸入到手持終端中,手持終端通過3G網絡實時將數據發送到快遞公司總部數據庫中,一個包裹快遞收件業務就完成了,并且在快遞企業總部數據庫中就有了該快件的信息,此后在該快件的整個物流過程中,這個信息都起到了指引作用。快件收回快遞企業的分揀中心后,一般都會上分揀傳輸臺,分揀員再通過手持終端設備掃描每個快件的面單,掃描后讀取到之前在數據庫中保存的信息,根據收件人信息將快件傳送到相應的車輛上去。分揀階段完成后,運輸車輛同樣配備手持終端設備,通過手持終端上的GPS導航定位功能,司機可以找尋到最好的行車路徑,同時快遞企業也可以在后臺系統上精準的得知車輛行進的情況,如車輛的位置信息等。快件派送過程中快遞員可以通過手持終端的通話功能和收件人取得聯系,通過GPS功能找到收件人地址,然后在收件人簽收后,通過拍照功能將收件人的簽字頁面拍攝下來傳回數據庫,這樣一個快件的快遞業務就全部完成了。
在這個過程中,手持終端的作用尤為重要,其中運用了條碼技術、掃描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GPS技術、影像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快遞企業的運作效率,提高了快遞員工作的效率,精確度等等,從而使快遞行業的整體行業標準提高了幾個等級。
在沒有使用手持終端的快遞企業里,快遞員收件只能通過人工進行快件信息的收集,在快遞員回到分揀中心之前,快遞企業對快遞員所收回的快件信息不能進行收集,所有的調度指揮決策工作都會滯后,同時在分揀階段沒有信息化的系統和手持設備作業,又必須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快件的分揀,這樣既容易出現分揀失誤,又會出現分揀過程時間很長的缺陷,這樣快遞企業的整體效率就非常之低,同時運輸車輛沒有配備相應的GPS設備時,快遞企業對快件在途的管控能力就非常之差,只有通過電話才能得知車輛的行進情況,在派件過程中也會非常吃力。
由此可見,手持終端設備由于集成了數據自動識別、自動采集、無線傳輸等功能,在整個快遞企業業務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所解決的這些問題,將快遞企業的整體效率以及對快件運輸的管控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實現了快遞業務全程可視化操作,數據信息實時共享,極大地促進了物流行業信息化進程,提高了物流企業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