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六條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車
2013-11-28 11:08:00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助力粵東西北發展,既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需要,也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近一年來,廣東加快以出省通道和粵東西北連通珠三角地區為主要內容的高速公路建設,并取得不菲的成績。繼11月下旬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通車后,今年年底廣東仍將有6個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云羅高速雙東至榃濱段(即云羅二期)、江羅高速兩個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置身高速公路“大會戰”的現場,近距離觀察并了解高速公路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云羅二期:年底通車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在云羅高速二期建設工地,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計劃將于年底前通車的高速公路項目,如今絕大部分路段已經可以驅車順利行駛,連交通指示牌都已安置完畢,只有小部分路段還在緊張地建設當中。
在高速公路靠近廣西境內的一段,記者看到,兩臺瀝青攤鋪機、八臺壓路機正在緊張地作業當中。據了解,由于高速公路建設需要,瀝青鋪設需要高達15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能進行,這對建設工人來說無疑是相當大的挑戰。
在高速公路沿線,還可以看到建設工人開著砸樁機進行護欄安裝。由于安全防護的需要,建設人員需要把一條條長約2米的鋼筋護欄,敲進土壤里約1.2米,這樣地面上的護欄才具備足夠的安全性。
據云羅高速籌建處負責人廖樹忠介紹,云羅高速公路分為一期和二期建設。一期工程(郁南縣雙鳳至羅定市雙東段)長33.2公里,并已于2012年底建成通車。云羅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雙東至榃濱段)于2010年12月開工,全長約32.3公里,將于2013年底建成通車。
據了解,云羅高速全線貫通后,將與榃濱鎮梅竹村已經建成的岑羅高速公路連接,直達廣西岑溪,將成為繼渝湛高速、廣梧高速公路之后,廣東省又一條與大西南對接的交通“大動脈”。
談起云羅高速二期的建設歷史,廖樹忠如數家珍。這條于2010 年10月份完成招標并進入施工的高速,由于當時銀根緊縮,導致2011年和2012年工程進展緩慢。直至2013年云羅高速二期成為廣東“交通大會戰”年底必須通車的項目,建設進度才得以加快。
“5+2”、“白+黑”,云羅高速公路的建設者們克服諸多困難,全力推進這一高速“大動脈”的建設。如今,整個項目進入“收官階段”,廖樹忠告訴記者,工程目前僅剩下最后的25%的路面需要鋪設,預計12月10日前能夠全部完成,今年年底通車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江羅高速:新興將摘掉不通高速“帽子”
從新興縣到江羅高速7標段的路上,山路蜿蜒曲折,車輛在新開拓的便道上顛簸行駛。到了鴉髻嶺隧道,工程人員正在緊張地施工,挖掘機、運輸貨車往來不絕,這條800多米長的隧道預計明年7月—8月將全線貫通。
在距離隧道數公里的地方,橫跨在新興江上一座特大橋也初現雛形,江面上豎起了一排排支撐鋼柱。據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江羅分公司副總經理韓富慶介紹,高速公路建設一般都先從“硬骨頭”開始啃起,所以一般先建架橋、通隧道的項目,“‘硬骨頭’啃完了,其它的就好辦了”。
比如新興江特大橋,鋼柱的樁基平均要達到50米之深,最深的甚至接近100米,樁基一定要鉆入巖石層才夠牢固,“從目前來說,江羅高速開工的幾個標段,最難啃的‘硬骨頭’都已經啃過去了。”
今年6月底動工的江羅高速,從新興至羅定段共28公里,目前各項工作進展良好,有望在2015年按期建成通車,剩余路段預計在2016年底建成通車。建成后羅定到江門車程將至少縮短1小時。
據了解,江羅高速公路起于佛開高速共和樞紐互通,途經江門市鶴山市、新會區、開平市,佛山市高明區,云浮市新興縣、云安縣、羅定市,終于羅定市華石鎮莫村立交,與建設中的羅陽及云羅高速公路相接。
江羅高速公路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其中云浮市新興縣和佛山市高明區境內有約28公里,是廣東確定的2015年“縣縣通高速”的路段,與廣明高速相接。建成通車后,新興縣將摘掉沒有高速公路的“帽子”。
云浮市新興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黃繼成表示,江羅高速是粵西中部地區重要橫向快速運輸通道,向東通過江中高速、廣明高速和京珠高速、廣深高速等可抵廣州、中山、東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區,向西經過云岑高速直達廣西,是溝通粵西中部同珠三角地區、廣東同廣西及大西南地區的重要通道。
據介紹,江羅高速全線共15個標段,先行標(7、8、9標)于今年1月份進場開始工程臨建施工,6月末基本完成項目部駐地、工地試驗室、拌合站、鋼筋加工場和主要施工便道(橋)等大型臨時設施建設;7月初,各先行標開始轉入工程實體施工。
記者從建設方獲悉,截至今年10月底,項目年度完成投資約13.4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3%;開工累計完成投資約20.95億元,占批復概算的12.2%。
據韓富慶介紹,目前羅定到江門還沒有直達高速相通,兩地民眾來往主要走324國道,再沿高速G80到達西樵出口,過三水后經S269后轉到西二環到佛開高速、江鶴高速到達江門,全程需要2個半小時左右。而江羅高速建成通車后,總里程為147公里,兩地相通開車僅1個多小時,較原來至少縮短1個小時。
民眾期盼:支持高速建設企業主動降補償費
在江羅高速的規劃地圖上,記者看到,這一高速公路沿線路過龍山、榕樹、蒲蘆咀等數個開發區以及溫氏集團。毫無疑問,高速建成后的帶動效應之大可想而知。
新興縣是全省11個未通高速的縣其中之一,盡管珠三角外圍高速路網密密麻麻,但新興依然是一個交通的“孤島”,沈海高速、廣梧高速等高速路從新興兩肩擦邊而過,廣明高速也在遠離新興30余公里處悄然而止。
對于新興縣而言,溫氏的農業、凌豐的不銹鋼都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品牌產業,而在發展壯大之后,如何讓產品更快的“走出去”成為各大品牌企業心頭之痛。
不銹鋼產業是新興的一大支柱產業。據了解,新興縣有31家不銹鋼企業,大部分出口歐美,每年能創造50億元的產值。由于出口基本需要從深圳、廣州或佛山出口,因此,沒有高速公路只能走省道出去,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作為溫氏的起家所在,溫氏集團最早在新興推行“公司+農戶”的模式。據了解,2012年,溫氏產業的生產總值達到330億元。在高速公路建設工地,記者聽到一段有趣的佳話,由于征拆的需要,江羅高速公路項目需要征拆溫氏集團在新興縣良洞的種雞場。根據評估,這個種雞場的征地價約為1100萬元,加上另建場地、搬遷費用等,共需投入超過2000萬元。但溫氏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江羅高速公路建成后,對溫氏企業發展將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主動”將征拆費用降低到850萬元。
除了江羅高速,即將于年底通車的云羅高速二期也讓羅定增添了不少投資的“魅力”。據中順潔柔(云浮制造)總經理黃長恒介紹,總公司在全國有7個生產基地,其中在廣東就在江門、中山、羅定3個基地,而羅定這一基地是新投產建設的。
之所以將羅定作為一大生產基地,是由于公司生產的產品需要遠銷廣西、云南、貴州等地,而生產原材料也來自這些地區。“盡管以前羅定的交通并不十分便利,但未來隨著云羅、陽羅、江羅高速相繼建設與開通,羅定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黃長恒告訴記者,以前公司的江門生產基地需要到廣西進行運輸,由于部分高速公路沒有開通,因此只能繞道國道省道,600多公里往往需要走上10個小時左右。但公司在羅定新開設生產基地后,未來隨著幾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從羅定到廣西只要3個小時,單運輸成本每噸就可以節省100元—120元,每年給公司節約的運輸成本超過200萬元,“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羅定市政協主席、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總指揮肖達新告訴記者,正在建設中的數條高速公路,將使羅定從一個偏僻的地方變成交通的“樞紐”,對羅定的發展將起到相當的推動作用。
筑路先鋒:“交通大會戰”支撐廣東區域協調發展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將“十二五”期末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目標由6500公里增加到6800公里,到2015年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到2017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8000公里的戰略目標,要求舉全省之力打一場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
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在粵東西北及出省通道之間全面鋪開。僅在6月底,就有包茂高速公路信宜(粵桂界)至茂名段、廣佛肇高速公路肇慶大旺至封開段和揭陽至惠來高速3個項目同時開工建設。
記者獲悉,在今年年底,又將有數條高速進入開工建設的階段,新一輪以出省通道和粵東西北連通珠三角地區為主要內容的高速公路建設大會戰在粵東西北地區全面打響。
作為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的主力軍,廣東省交通集團承擔著建設完善廣東高速公路網絡、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任。
據了解,省交通集團承擔的在建、擬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20個,總里程約1885公里,總投資約2095億元。其中,“縣縣通高速”公路項目共10個,建設規模1360公里,總投資約1440億元;出省通道項目8個,建設規模947公里,總投資約1010億元。除梅州至大埔這一“縣縣通高速”項目將于年底通車外,其余9個“縣縣通高速”項目均需在2015年前建成通車,建設任務繁重而艱巨。
據省交通集團總經理鄧小華介紹,由于項目多、時間緊、任務重,整個集團面臨的壓力十分大。特別是今年頻繁來襲的臺風及降雨等自然災害給高速公路建設造成工期的緊張,而銀行信貸收緊,勞動技術工人嚴重短缺,河砂、碎石資源稀缺,價格暴漲,資源瓶頸凸顯等外部諸多不利因素,也給高速公路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省交通集團承擔的“縣縣通高速”項目,多數項目處于崇山峻嶺地區,工程量巨大,橋隧比例均在20%以上,每公里的建安費用達到6000萬至9000萬元,質量管理壓力尤為巨大。
面對諸多困難,省交通集團多措并舉,積極應對,全力以赴加快以“縣縣通高速”和出省通道為重點的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鄧小華表示,要堅決實現今年底前3個項目(梅州至大埔、二廣懷集支線、云浮至羅定二期共113公里高速公路)通車和5個項目(廣佛肇、包茂、虎門二橋、興華、新臺南延線)開工的任務,全力以赴推進粵東西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區域協調發展“開路先鋒”的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繼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11月通車后,省交通集團還有3個通車項目,以及廣明高速公路延長線、深圳市梅觀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廣州至東莞二期等3個通車項目,共6個高速項目也將于年底通車。這意味著廣東“交通大會戰”邁出堅實的一步,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將得到有力的支撐。
交通建設扭轉區域“馬太效應”
溫氏集團為了支持高速建設而主動降低征拆費,新興縣的果坑采石場同樣為了支持江羅高速公路的快速建成,經過當地政府部門協調,果坑采石場沒有收取一分錢的征拆費用。粵東西北偏遠地區對于高速公路的渴望,由此可見一斑。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沒路只能穿補丁褲”,羅定市政協主席、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工作指揮部總指揮肖達新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人員記憶深刻。
目前,廣東仍然有11個縣未通高速,這些縣往往長期困頓于欠發達的地區,加上交通不便難以提振經濟,有的縣甚至還出現投資者一聽說不通高速就撤資的狀況。長此以往,區域發展只會形成弱者更弱、強者更強的“馬太效應”。
如今這種狀況正在改變,高速公路建設加大向粵東西北地區以及出省通道的投資建設力度,由于粵東西北地區多數與鄰省相連接,高速公路建設既為粵東西北地區人們帶來了“致富路”,同時也成為廣東與鄰省相通的“大動脈”。
站在不同的角度,高速通車的意義各有分別。對于個人來說,高速通車意味著交通更便捷、可以常回家看看;對于企業來說,高速通車意味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業效益;而對于整個社會來說,高速通車意味著時空距離的拉近、區域發展之間“溝壑”的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