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助快遞箱開始收費
2013-11-26 10: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聞線索:為打通快遞“最后100米”,不少公司都開發了自助快遞箱投入居民小區,解決了市民上班時間收快遞不便的難題,也減少了快遞員派件的時間。然而,最近一些自助快遞箱開始向快遞員收費。許多快遞員不愿意用了,因為“不劃算”。但免費自助快遞箱的運營公司又說成本高。
剛過完“雙十一”,成都市民李女士開始切換為“收快遞”模式。和快遞員打電話收取不同,李女士居住的小區幾個月前安裝了自助快遞箱,上班收到短信,下班回家再取包裹。然而讓她郁悶的是,“自助快遞箱免費用了一兩個月,很方便,但現在收費,快遞公司不干了,我們家收快遞又成問題了。”
記者點評:近年來,電商的迅猛發展使快遞業務量呈爆發式增長。然而,“最后100米”配送難也長時間制約著遞送效率。為破解這一難題,國家相關部門、快遞和電商都展開了多種嘗試。自助快遞箱的投入使用便成為緩解“最后100米”配送難題的新模式。
不過,經過最初的免費試用后不久,消費者與快遞員便面臨著“快遞箱由免費到收費”的尷尬局面。由此,消費者、快遞員怨聲載道。消費者怨的是“方便沒了”,而快遞員怨的是“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支付每件快遞0.5元的差額”。就連快遞公司對于將來是否還繼續使用自助快遞箱也表示遲疑。
筆者以為,對于快遞公司而言,自助快遞箱提高了快遞員配送效率,實質就是節省了快遞公司的人力物力成本,對自助快遞箱進行適當投入自然不會吃虧。對于快遞員來講,假設快遞公司不掏快遞箱的收費,自己掏每件0.5元的差額,雖然投遞一次有少量成本,但量上去了賺錢應該也會更多。
當然,對于收費問題,快遞公司與快遞員應給予理解,畢竟快遞箱公司生產快遞箱是需要成本的。而對于未來,快遞企業與快遞箱公司還需認真商討,如何才能既實現共贏,又能使消費者受益,而這也是利于雙方和行業發展的根本。(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