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企業需與快遞商唇齒相依
2013-1-12 10:2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韋燈明
2012年,都說做電子商務好,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或許是都只看到了 “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2012年,樂酷天4月宣布倒閉,共虧了1億多元。那個在央視砸廣告的團寶網風光不再,2011年年底現金燒光后,VC拒絕追加投入,業務頓時崩潰。其他,耀點100、阿丫團、高朋網、尊寶網、買買茶、空間網等,亦在慘淡經營當中。在電子商務里淘寶,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打開了阿里巴巴的財富大門。有人吃肉,必有人喝湯,甚至有的人只能轉身離去。
可以說,2012年電商流年不利。一、瘋狂結束,那個電商能拿錢、敢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拿錢難于登天。”一個VC的投資經理說,“就算是拿到錢,電商也不敢輕易砸了。”為了活著,電商們減少廣告、裁員、砍掉SKU……開始精打細算著過日子。二、回歸理性,那個不賺錢謀發展的時代也將過去。做企業就必須贏利,就必須股東利益最大化。事實就是那樣,崽賣爺田爺心疼,崽花爺錢爺也心疼。錢永遠跟著錢走。
再看快遞企業,2012年一是星晨急便落幕,二是CCES倒閉。二者說倒在擴張的路上也好,說倒在資金鏈斷裂上也罷,這一點與電商如出一轍。兩相對比,揭示出中國民營企業死亡的第一大癥結——貧血。宅急送歷史上有兩次擴張,2004年、2008年,兩次均把宅急送推到了生死邊緣,真正是不擴張是死,擴張也是死,進退兩難。熬過難關的宅急送等企業逐漸成熟起來,但這些事情給人的教訓是深刻的,正如紅衫資本所說,現金比母親還重要。
再漫話生。有錢的歡樂,無錢的痛苦。大家都知道快遞行業有個巨無霸——聯邦快遞,它一出生就有一個宏大的理想,用飛機送快遞,它還真的實現了。那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對于中國人來說想都不敢想,但是人家想了做了。因為人家出身好,還有華爾街風險資金支持。所以過去我們有個民營快遞企業的老板總是四處演說: “我們是后娘養的孩子,缺衣少穿,捉襟見肘,沒奶水吃。只能看見別人的飛機在天上飛,自己流口水。”電商、物流同是這個理,活在第一、第二軍團的吃香的喝辣的,活在邊緣的也只能是玉米棒子拌干糧了。
說了許多,回到電商與物流共生共榮的問題上,“雙11”是一個很好的案例。EMS、順豐、申通、宅急送等9大快遞公司針對天貓平臺定制多項專屬服務,包括開通超過5000多條城市間線路的 “次日達”與 “1~3日限時達”服務。而天貓對物流合作伙伴開放相關信息接口,進行數據共享,1058億單的巨量運轉良好,實現電商與快遞共贏。盡管如此,為什么電商還要自建物流,快遞公司還要推出電商平臺呢?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快遞公司的總裁忽發奇想,要搞“共產主義”,要物流平臺共享,不到3個月就偃旗息鼓了;很久、很久以前,有家行業協會要“合縱聯橫”,實現信息共享,結果喊了幾年也沒有實現……沒有資本的合作,不能從血液到骨頭融化在一起,信息的合作、物流資源的共享都是有限的。
跨界經營說明電商與快遞并沒有進入真正的蜜月期,電商在供應鏈的上端持貨而驕,物流在供應鏈的下端占網稱王。你有你向下走的理由——得物流者得天下;我有我向上走的道理——得電商者得天下。
天下到底是誰的?有時候一琢磨,供應鏈經他們這么一折騰,它不再是直的,沒有那么多上游下游之分,它開始鏈接,逐漸變成一個圓。天下又會是誰的呢?有人預言,未來執物流行業之牛耳者定是擁有自己完整物流體系和龐大電商業務,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綜合型物流企業。是淘寶、京東,還是順豐、申通、宅急送?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