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環保部官方網站發布《2013年11月擬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書中公布了對19個項目環評的批準報告,備受關注的京沈客專位列其中。這次對京沈客專環評的批準報告也是環保部繼去年11月發布第三次環評公示后,第四次對京沈客專進行環評公示。
北京段涉及6區縣
京沈客專是中國高速鐵路網“四縱四橫”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該鐵路網至今唯一未開建的項目。公示中顯示,京沈客專的建設地點為北京市朝陽區、順義區、昌平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縣,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錦州市和沈陽市。
在北京段,工程線路起于北京星火站,線路止于沈陽站,定位為客運專線,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線路全長697.626公里,設車站20座、線路所4個,設星火動車運用所1座。預計工程總投資1258.4億元,其中環境保護投資為29.85億元,占總投資的2.37%。
將設置聲屏障降噪
在昨天環保部公布的環評報告上顯示,優化后的京沈客專在北京市五環內仍有11處敏感點,解決方式是,在其中5處敏感點設置總長2970米的聲屏障,并將星火站東側設計為封閉式結構,減緩對金隅鳳麟洲的影響,2處設置總長1390單線延米的5米高聲屏障,其余3處共安裝360平方米隔聲窗。
環評報告中稱,采取上述措施后,各敏感點均滿足相應標準要求。并稱,距線路10米處列車運行產生的最大射頻電磁場場強及新建牽引變電所圍墻外的工頻電場、工頻磁感應強度均滿足相應標準要求。
>>背景
京沈客專三次環評遭質疑
根據公開報道,因京沈客專環評報告遭到線路擬經過地區居民質疑,2012年年底,項目沿線居民多次組織到原鐵道部及北京市規劃委反映情況,很多當地居民質疑京沈客專設計方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三院)的環評報告,并聚集在朝陽區羅馬嘉園小區抗議,使得該項目遲遲不得開工。
今年8月5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北京市規劃委以及鐵三院公布了京沈客專優化方案,針對沿線居民的環保訴求和關心的問題,京沈客專取消北京站,改星火站為始發終到站。
相關部門表示,在這一優化方案中,鐵路附近的金隅鳳麟洲、梵谷水郡、濱河一號、卡布其諾、上東三角洲、將府家園之麗都一號等小區,其噪音、輻射等都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同時在星火站鐵道東側還豎起一堵隔音墻,降低車輛噪音對小區居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