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內河航運:加大技術攻關 夯實發展基礎

2013-1-1 10:19:00 來源:新華08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內河航運是我國戰略性的基礎產業,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目前,我國正處于內河水運大規模的開發時期,內河航道整治需要重點解決內河復雜灘險航道整治、高水頭樞紐通航以及大水位差港口工程建設等內河水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成立于2010年12月的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重慶交通大學和長江航道局聯合建設,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水運工程研發平臺。在兩年時間的研究建設中,該中心解決了我國在內河航道整治、維護和管理方面的很多技術問題,為我國今后長期的內河水運開發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首先,是山區河流航道整治技術的攻關。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周華君教授介紹說,基于重慶三峽地帶的地理特點,山區河流航道整治的技術研究主要集中于“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敘渝河段卵石灘群整治關鍵技術研究”、交通運輸部西部交通科技項目“山區河道型水庫滑坡涌浪對航道危害及預防技術研究”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共計十余項。
  該方向的研究總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長江、嘉陵江、瀾滄江、烏江等的航道整治實踐中,獲得了優良的工程實踐效果,大幅提升了山區航道的維護管理水平及航道的整體通過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其次,是平原河流航道整治的技術發展。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懷漢說,我國的內河航道治理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表現在:
  航道治理的理念有了新突破。在對整治時機的把握和實施步驟上有了新的思路。
  在整治建筑物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的開發和應用上取得明顯成效。土工織物等新材料在航道整治工程的廣泛應用,在壩體結構方面,提出了沙枕壩及沙枕-塊石蓋面混合壩的新型結構。
  在內河航道理論研究、物理模型試驗和數值模擬技術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管理者根據航道整治工程河床和水文條件多變的特點,建立了一套動態設計、動態施工、動態管理的成功模式,保證了航道整治效果。
  在數據采集、信息處理方面,利用了現代通信技術和先進的測試手段。
  再次,是大水位差港口碼頭建造技術研究方面的難題克服。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何光春教授介紹到,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大水位差港口碼頭建造技術研究,先后完成了長江上游、瀾滄江、烏江等國家主要水運通道港口碼頭建設中的科技攻關任務。
  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內河架空直立式集裝箱碼頭結構關鍵技術研究”、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內河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全直樁碼頭結構破壞試驗研究”等項目資助下,對大水位差(超過30米)架空直立式碼頭結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
  如今,中心的研究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寸灘集裝箱碼頭一期、二期、三期示范工程及果園集裝箱碼頭一期、二期及二期擴建示范工程。
  最后,是航運樞紐及通航建筑物關鍵技術的突破。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陳明棟介紹說,建設航電樞紐、發展內河航運是我國的重要國家戰略。在交通運輸部西部交通科技項目“重慶草街航電樞紐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重慶市科委重大項目“省水船閘水力特性研究及在山區河流高壩通航中的應用”等實際研究中,很多技術已經具體應用到了建設中,為航運通暢提供了技術支持。
  通過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建設,一系列內河整治工程讓長江黃金水道釋放了“黃金效應”,全面提升了長江干線航道維護尺度,大大促進了長江沿線的經濟發展。上游宜賓至重慶水深提高到2.7米,重慶至宜昌河段,全線達到Ⅰ級航道標準,重慶至涪陵河段、涪陵至宜昌河段水深分別達到3.5m、4.5m,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下游實現了萬噸海輪直達蕪湖。
  此外,2011年底,研發長江電子航道圖正式投入使用,在長江上行船,如同在陸地上駕駛擁有GPS導航系統的汽車,更加直觀、方便、快捷。2.0版的GPS導航系統已經在試運行中,貫通長江2687.8公里干線航道,通過數字化形式即時更新,為長江上的行輪提供準確的助航標志、水深數據、地物地貌等航行信息,設計最佳航線并保證其安全航行。而且,三維立體的3.0版系統也在醞釀之中。
  目前,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我國內河航道整治方面的研究和建設還在繼續。
  長江上游九龍坡至朝天門航道的維護是實現《長江干線航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重慶至城陵磯內河一級航道和萬噸級船隊通達重慶、建設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主要障礙航段,列入了交通運輸部“十二五”時期重點建設項目。
  為此,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了國內最大的大比例正態河工模型,對大幅提高長江上游九龍坡至朝天門航道等級展開全面系統的整治技術研究。
  在大水位差港口碼頭建造技術研究方面,該中心正在承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山區河流渠化河段港口碼頭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格柵糯變時砂卵石填料長期工作機理研究”等項目。
  研究中心將在未來的科研與間和工程中為我國的內河航運開發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建設保障,充分利用水運資源,促進我國的區域開放開發,實現沿海地區和沿江地區、內陸地區的共同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