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管理案例

自貿區是對未來整體改革的“練兵”

2013-10-7 9:15:00 來源:中國水運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周五公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見證了中國力圖推進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努力,方案開宗明義指出,上海自貿試驗區肩負著我國在新時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使命,是國家戰略需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不但經濟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更主要的是,鎖定了中國發展道路不能脫離人類主流文明和全球開放大勢。但同時也要看到,在改革開放中新生的既得利益不愿進一步將門打開,這是近幾年來改革和開放止步不前的原因。以自貿區的形式,用全球通行的貿易規則來倒逼國內改革,可能是在利益深水區使改革能夠實質推進的一種方式。

  從總體方案看,上海自貿區所背負的這種探索試驗使命得到充分呈現。方案涉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擴大服務業開放、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構筑對外投資服務促進體系、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加快金融制度創新、完善法制保障、創新監管服務模式等十幾個方面。其中,在金融服務領域,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航運服務領域,放寬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國際船舶運輸企業的外資股比限制;在文化服務領域,取消外資演出經紀機構的股比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在社會服務領域,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等,是此次方案中的政策亮點。

  然而,切莫把這些政策亮點看作是像過去的經濟特區那樣實行的“政策優惠”。中國的經濟特區是適應改革開放之初的形勢需要,那時要“特”,而現在需要的是政策的普惠和一視同仁,是與國際規則接軌,是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樣的目標顯然不是通過建立一個新的政策特區可以實現的。

  因此,上海自貿區的改革是一個包含貿易、投資、金融、行政管理等在內的各個領域的全面改革。它的核心在于重新定義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改革的關鍵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這是建設和搞好上海自貿區的重點,也是中央和李克強總理力推自貿區的初衷。因為如果沒有政府職能的轉變,還是按照目前的管理方式來管理自貿區的大小事務,勢必會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所要求的政府監管方式形成尖銳沖突。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國際貿易的最新規則,它強調“政府不能做什么”,并賦予外商更大的投資空間和自由度,這就要求政府的管理水平必須與之相適應。所以,中國要在自貿區內與國際貿易最新規則接軌,就需按照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要求,來改造自己的監管方式。

  如果說,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是自貿區改革的核心,那么金融體制的改革和金融管制的放開則是首要抓手。金融改革是中國當前重要也是相對容易的改革,鑒于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改革具有多方面效應,將一通百通。上海自貿區允許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以及人民幣跨境使用先行先試,對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開放金融牌照,并率先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化,旨在為未來全國金融改革、利率匯率市場化建設及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探索經驗。除此之外,它也將幫助國內銀行突破現有業務格局,并倒逼其提高競爭力,當然,金融改革必然要求金融的監管方式發生變化,從而亦將直接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

  可以講,上海自貿區實行的改革,實際上是以自貿區的形式,對中國未來整體改革的一次“練兵”,若試驗探索成功,將大大提高中國未來整個經濟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自貿區肩負的使命確實非常重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