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貶值”救歐洲?
2013-10-24 11:22: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政府“關門”一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如今,美債危機暫緩,人們又重新回過頭來看歐洲。
“一日不見當刮目相看。”歐元區似乎要印證中國這句古話。
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10月21日表示,德國2013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速有可能超過潛在預期,德國的公司亦有可能擴大生產能力。此前,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10月份ZEW經濟景氣指數環比上升3.2%至52.8,創3年最高水平。
歐元區另一個重量級國家英國經濟的復蘇勢頭也進一步穩固。英國統計局(ONS)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至8月三個月失業率下降至7.7%,創16年來最低水平,表明英國就業維持良好勢頭。
同時,美國經濟諮商會(ConferenceBoard)發布的數據顯示,受惠于就業市場持續改善、股票價格和工業新訂單上升,抵消了建筑業帶來的負面貢獻,法國8月諮商會領先指標按月升幅加快至0.6%,報116.3,遠超7月及6月的升0.3%及跌0.1%。
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歐元區經濟已連續5個月好轉,9月份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升至兩年來最高水平。歐元區各部門信心不斷提升,并確認經濟正逐漸復蘇。在歐元區國家五大經濟體中,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3國的信心指數上升尤為猛烈,而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信心指數大致不變。德國IFO經濟研究所還表示,歐元區經濟增長預計將得到來自美、英、日等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市場需求增長的支撐。
一時間,歐洲經濟復蘇之“強勁”有點讓人驚訝。有分析指出,目前歐元區的復蘇是通過“內部貶值”實現的。所謂“內部貶值”是指,推高歐元區核心國通脹率,壓低外圍國通脹率,外圍債務國對核心債權國的真實有效匯率將走低,從而幫助意大利等債務國在不退出歐元區的情況下達到本國貨幣貶值的效果,通過提振出口來增加國家儲蓄,實現振興經濟、緩解債務壓力的目標。
這種“內部貶值”的做法得到了歐洲國家的認可。在最新一次歐洲央行例會上,來自德國的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阿斯姆森表示,目前的政策非常合適,歐元區的經濟復蘇正在逐漸形成規模,這符合歐洲央行此前的預期,歐元區明年的經濟形勢將變得更好。
但“內部貶值”也帶來一些問題。歐洲著名智庫“開放歐洲”(OpenEurope)在10月21日發布的歐元區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由于債權國與債務國的通脹水平出現分化,歐元區很難制定適合所有成員國狀況的單一通脹水平標準,歐洲央行也很難就貨幣政策在不同成員國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政策如果向更適合高負債國的方向調整,即加大貨幣寬松力度,很可能會推高核心國及北歐國家的通脹水平,給經濟發展帶來泡沫;如果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會扼殺初見曙光的高負債國經濟復蘇進程。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魯比尼也指出,目前歐元區債務國的嚴重衰退造成進口大降,但單位勞動力成本的降低并未給出口帶來足夠的提振。在內需疲軟的情況下,提振凈出口要靠競爭力的增強,然而歐元幣值太高,嚴重限制了競爭力的改善。
另外,“內部貶值”將使得歐元區的債務國面臨通脹緊縮的窘境,這對債務國的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看來,盡管“內部貶值”眼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未來是否真能拯救歐洲,還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