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我國冷庫建設亟須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

2012-9-8 8: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石
    日前,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在全國第六屆冷庫建設與運營研討會上發表觀點,他認為我國的冷庫亟須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目前,我國冷庫有1700多萬噸的規模,年均增長7.94%,比政府掌握的冷庫數據增加了800萬噸,這也是近年來“冷庫熱”的具體反映,其中不包括地方、企業限額以下的冷庫。但是,當前冷庫建設中存在很多問題,歸納起來最突出的問題是三個方面:
    一是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商品結構不合理,偏重于肉類、蔬果類、水產品,而其他產品所占的比例較小,且不合理;空間結構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蘇、山東、遼寧、海南等地,而其他地方相對不足;類型不合理,如單層傳統冷庫、多層傳統冷庫較多,立體式高架庫、節能智能庫相對較少。
    二是“兩重”、“兩輕”。主要表現為重建設、重造市、輕運營、輕管理,使得冷庫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不明顯。“兩輕”是指輕經營、輕管理。許多冷庫輕視冷庫的運營,不重視研究冷庫的主體、對象、客體、模式的研究,許多冷庫成為“死庫”,運營不起來,或者運轉不暢。許多冷庫輕視冷庫的管理,管理水平較低,管理所耗費的時間、精力不夠,從而導致冷庫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都比較差。
    三是“重數量”、“輕質量效益”。近十年,在國家、集體、個體、私營、外資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冷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建設數量較多、規模較大,10萬噸、20萬噸的冷庫數量開始增加,但是許多長期以來使用的仍是舊圖紙。
    因此,未來冷庫的發展趨勢是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點投資向鏈投資轉變,這是需要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轉變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